尔学网 工作范文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汇集)_臂丛神经阻滞阻滞不全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汇集)_臂丛神经阻滞阻滞不全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精选八篇)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ASA分级Ⅰ~Ⅱ级, 择期上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 年龄21~63岁, 体重53~80 kg。无局麻药过敏史, 无凝血功能障碍, 手术部位包括锁骨、上臂、肘部及前臂随机均分为芬太尼组 (F组) 和瑞芬太尼组 (R组) 。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连续监测BP、HR、Sp O2及ECG, 开放静脉通路。患者取平卧位, 头转向健侧, 确定前、中斜角肌间隙后进针, 引出异感后, 回抽无血、无脑脊液, 注入1%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混合液20ml。手术开始前如阻滞不完善, 未达到手术要求, F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 芬太尼1μg/kg, 术中如疼痛明显可追加芬太尼1μg/kg一次;R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 瑞芬太尼0.6μg/kg, 给药时间60 s, 然后再持续静脉泵注0.05μg·kg-1·min-1,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估疼痛, 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及VAS评分 (≥3分) , 剂量增减梯度为0.015μg·kg-1·min-1, 最大剂量0.1μg·kg-1·min-1。术中Sp O2低于90%, 加大氧流量托起下颌辅助呼吸。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定

记录患者麻醉前、切皮、骨折复位、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及Sp O2值。评定镇痛效果, 根据VAS评分分为四级, 优 (0分) :无痛, 安静, 肌松良好;良 (1~3分) :仅在分离骨折断端、内固定时有轻度疼痛, 肌松差;差 (4~7分) :有明显疼痛, 肌松差;无效 (8~10分) :疼痛难忍, 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 优良率由效果优和良的例数组成。镇静程度采用警觉/镇静系统 (OAA/S) 评分[1]。术后随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及手术时间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R组患者MAP在切皮、行骨折复位时与麻醉前及F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 (P<0.05) , 手术结束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切皮时F组Sp O2明显高于R组 (P<0.05) 麻醉后R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F组 (P<0.05) , 见表1。镇痛效果优者F组9例、R组16例, 良者F组11例、R组12例差者F组9例、R组2例, 无效者F组1例、R组无, 优良率R组93.3%明显高于F组66.7% (P<0.05)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发生。

注:与麻醉前比较#P<0.05;与R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上肢骨折手术首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因其是盲探式操作, 特别是锁骨骨折及肥胖患者颈部体表标志不明显, 易出现阻滞不全, 尤其是在分离骨折断端、内固定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时, 因此术中给予有效的镇痛、镇静可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 满足手术要求。

咪达唑仑具有镇静作用强, 抗焦虑和顺行性遗忘等特点[2], 但没有镇痛作用。芬太尼镇痛作用强, 但起效慢, 反复给药可产生蓄积作用。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μ受体激动药, 具有快速分布与消除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可控性好清除率不受体重、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 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血压下降, 并伴不同程度心率减慢[3]虽然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但停药后3~5 min后可恢复自主呼吸[4]。作者观察到切皮时R组Sp O2明显低于F组, 而在骨折复位时两组Sp O2无明显差异, 表明在手术操作刺激强度较大时, 呼吸频率加快抵消了瑞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之故。余淑珍等[5]报道, 在神经阻滞辅助用药时剂量0.05~0.1μg·kg-1·min-1很少引起严重呼吸抑制。术中F组有2例出现舌后坠, Sp O2一过性低于90%, 经托下颌后好转, R组有5例出现呼吸暂停, Sp O2一过性低于90%, 考虑为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对呼吸的抑制有关, 经减少瑞芬太尼剂量、加大氧流量辅助呼吸后好转。麻醉后R组MAP降低明显, 但未低于正常范围。尽管未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抑制, 术中仍应严密监测, 及时调整瑞芬太尼的剂量, 做好紧急气道处理的准备。

总之, 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骨折手术的辅助镇痛, 术中患者安静、无痛, 但应重视其对心血管和呼吸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辅助应用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骨折手术60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静注咪达唑仑分别复合芬太尼 (F组) 和瑞芬太尼 (R组) 。记录患者麻醉前、切皮、骨折复位、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及SpO2值, 评定镇痛效果及警觉/镇静系统 (OAA/S) 评分。结果 与麻醉前及F组相比, R组患者MAP在切皮、行骨折复位时均有明显降低 (P<0.05) , 切皮时F组SpO2明显高于R组 (P<0.05) , 麻醉后R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F组 (P<0.05) , 镇痛效果优良率R组明显高于F组 (P<0.05) 。结论 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骨折手术的辅助镇痛。

关键词:瑞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不全,镇痛

参考文献

[1]党凤勇, 曹观海.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3) :295-296.

[2]庞晓林, 李之明, 张东亚.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或地佐辛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9) :925.

[3]秦钟, 许波, 王志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2) :118-121.

[4]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鉴.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25.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2

本組共122例,其中男81例,女41例。5~10岁28例,11~59岁58例,60岁以上36例。

手术类型: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臂神经,肌腱探查吻合术,手部瘢痕整形修复术,前臂及手部外伤清创缝合术。

手术用时30~210分钟。

方法:入室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开放静脉输液通道。局麻药用1.33%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0.1mg。肱骨中上段手术用颈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病人取仰卧位,在前中斜角肌间沟间,环状软骨向后的水平线与肌间沟交叉点处进针,沿中斜角肌前缘向内,向骶尾方向推进约1cm,穿破颈浅筋膜后即可,抽无回血,注局麻药30ml。

对肱骨下段,肘关节及前臂手术或前臂尺侧部位的手术,颈肌间沟注药2 5 ml,腋路臂丛阻滞注药5m1;对腕部,手部的手术,用颈肌间注药25ml加尺神经沟阻滞尺神经注药5ml。尺神经阻滞:病人手臂外旋前臂屈曲90°,在肱骨内上踝与尺骨鹰咀之间寻找尺神经沟,摸到尺神经按压有异感,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皮肤和尺神经,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皮下,沿尺神经沟平行推进,扇形阻滞,对老年人及小儿局麻药用量酌减。对术前精神紧张及小儿不合作者,辅以基础麻醉。

麻醉效果评定: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评级标准评定:①I级:阻滞范围麻醉完善,病人无病,安静。②II级:阻滞范围麻醉欠完善,病人有痛感。③III级:阻滞范围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病人呻吟,借助辅助药物勉强完成手术。④Ⅳ级:麻醉失败,改其他麻醉方法后完成手术。

结果

本组122例中,效果达I级者105例(86%),II级15例(1 2.2%),III级2例( 1.63%)。无Ⅳ级出现。II级、III级者在辅以杜氟合剂下顺利完成手术。

本组未出现与麻醉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及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讨论

臂丛神经管鞘是肌肉及其筋膜之间形成的鞘状结构,其中结缔组织疏松,并有许多网状间隔,影响局麻药的扩散,因此颈肌间沟阻滞时常出现尺侧阻滞不全或迟缓,腋路阻滞时常出现桡侧阻滞不全,特别是腕部及手部手术臂丛神经支配的远端,麻醉作用出现的较晚,阻滞不全的机会较多[1],臂丛神经阻滞用药一次性用量较大,出现气胸、局麻药中毒反应、硬膜外阻滞、全脊髓麻醉、急性左心衰竭、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几率较高,有人统计其发生率为0.09%[2]。

本组经肌间沟给药30ml,只穿过浅筋膜,无须反复寻找异感,故而可避免许多麻醉并发症,大大降低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对肱骨下段、肘部、前臂及手部手术,加以腋路阻滞及尺神经沟的尺神经阻滞,以弥补颈肌间沟阻滞出现的尺侧阻滞不全及迟缓的缺陷,可增加麻醉效果,且操作简单,用药量不增加,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感觉此方法简单,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朱元华.肌间沟臂丛阻滞加尺神经阻滞用于手前臂以下手术22例.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3):144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手部及上肢前臂、血管造瘘术120例患者, 男性患者79例, 女性患者41例;23例为初中学历;70例为高中学历;27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1~6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3.7±5.4) 岁。所有患者均未见外周神经病变, 按照随机分组法, 将其分为锁骨上超声引导组与锁骨下超声引导组, 每组60例。锁骨上超声引导组:男39例、女21例, 13例为初中学历;40例为高中学历;7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2~6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4.6±5.1) 岁;锁骨下超声引导组:男40例, 女20例, 10例为初中学历;30例为高中学历;20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1~6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3.4±4.9) 岁。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医疗仪器

超声诊断仪, 北京中科天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型号ZK3000, 凸阵、线阵探头, 监视器为14英寸, 图像模式为B/M模。

1.2.2 术前操作

患者行血压、心电图、脉搏与氧饱和度常规监测[3]。以0.75%罗哌卡因 (国药准字H20052716) 与2%利多卡因 (国药准字H32026131) 配置成30 m L的混合液作为局麻药。

1.2.3 阻滞方法

两组患者绝缘阻滞针均选用Neuro Trace II型 (22G) , 于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

锁骨上超声引导组:锁骨窝斜切面 (上冠状) 处放置探头, 探头头侧于患者锁骨上动脉外上方后的臂丛神经处进针, 监视器显示超声引导阻滞针到达臂丛后, 开始注入8 m L局麻药 (自行配置所得) , 神经丛受到药液作用且出现分散后, 继续注射药液, 局麻药完全浸润神经束后停止。

锁骨下超声引导组:锁骨下 (喙突旁) 臂丛神经区域处放置探头, 探头头侧进针, 监视器显示超声引导阻滞针到达腋动脉鞘后, 首先调至外侧束, 注入8 m L局麻药, 直至完全浸润;然后调整至臂丛神经内侧束和后束, 参照以上方法进行。

上述操作中麻醉操作、超声检查以及指标观察, 均由专业医生负责。开始手术后, 如若未达到手术要求的阻滞效果, 施加5 m L左右的氟哌利多 (国药准字H31020895) 、芬太尼合剂 (国药准字H20003688) , 其中, 氟哌利多为5 mg, 芬太尼为0.1 mg, 静脉滴注;若还未能实现手术预期阻滞效果, 改为全麻或另寻它法进行臂丛神经阻滞。

1.3 观察对象

(1) 麻醉操作时间:由超声扫查开始, 局麻药注射完毕结束。 (2) 麻醉效果:记录并评价所有患者行针刺法臂丛神经阻滞后, 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阻滞感觉情况, 2 min/次, 持续30 min;将其分为4级[4] (0~3级) :感觉无减退为0级, 刺痛感较弱为1级, 刺痛感消失为2级, 触觉消失为3级;持续30 min后, 仍感疼痛者不纳入分级。 (3) 麻醉起效时间:患者药物注射完毕后, 各神经支配区感觉不到痛感后为起效时间。 (4) 麻醉持续时间:麻醉起效后至患者痛感恢复时间。 (5) 术中麻醉效果:术中未见疼痛为完善;术中有轻微疼痛, 施加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静脉滴注后入睡或无痛为有效;改为全麻或另寻它法进行臂丛神经阻滞为失败。 (6) 并发症[5]:患者出现气胸、霍纳氏综合征、局麻药中毒、误穿等。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以t检验, 计数资料以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情况比较:所有患者行高频超声引导后, 能清晰的显示出臂丛神经和局麻药扩散情况。锁骨上超声引导组患者术中出现疼痛 (或轻微疼痛) 的有8例, 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患者术中出现疼痛 (或轻微疼痛) 的有10例, 其中, 出现轻微疼痛的患者行3 m L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静脉滴注后, 手术顺利完成。锁骨上超声引导组患者尺神经阻滞均不完善, 操作时间为 (4.3±3.1) min, 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患者操作时间为 (3.8±1.7) 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情况比较:神经支配区的麻醉起效时间, 见表1。手术麻醉效果评定:两组患者麻醉均有效, 锁骨上超声引导组患者完善52例, 有效8例, 完善率86%;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患者有50例完善, 10例有效, 有效率8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持续时间:锁骨上超声引导组为 (485±171) min;锁骨下超声引导组为 (539±169) 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锁骨上超声引导组患者出现综合征 (Horner’s) 10例;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患者未见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未见感觉异常。

3 讨论

手部及上肢前臂或肩部术中, 常用的局麻方法是臂丛神经阻滞, 具有局麻镇痛完全、患者术中意识清醒、住院时间段、并发症率低等优点[6]。传统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 要求患者意识清醒, 在患者的密切配合下进行, 由患者告知穿刺过程中触及到神经后出现的异感, 对操作人员的手法要求、临床经验要求较高, 一旦遇到精神极易紧张或配合度较差的患者, 便会加大操作难度, 影响阻滞效果, 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损伤, 如患者术后感觉麻木、迟钝等[7]。

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新型介入超声技术, 其与传统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较, 能清晰的显示出臂丛神经 (或周围组织) , 并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神经束及周围的麻药注射, 还可显示出局麻药扩散情况, 大大提高了神经束完全阻滞率。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比传统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更具直观性, 可使阻滞成功率得到提高, 缩短起效时间。该研究中, 锁骨上超声引导组与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患者的桡神经起效时间为 (3.71±4.32) min与 (8.61±2.10) min、较之于王道文[8]研究中行传统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的 (9.7±5.6) min与 (13.2±3.9) min, 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 可最大限度降低度患者神经造成的损伤率, 充分说明了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可持续时间长, 神经阻滞较为快速, 在为其提供影像学支持的基础上, 还为神经疼痛的封闭式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而且阻滞效果显著, 但为了找到最佳麻醉方法, 还需加大临床研究力度, 从而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摘要:目的 由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 (锁骨上、锁骨下) 阻滞的麻醉效果,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手部及上肢前臂、血管造瘘术患者120例, 将其分为锁骨上超声引导组与锁骨下超声引导组, 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阻滞治疗, 结合测定麻醉时间, 分别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麻醉并发症情况, 并对麻醉效果做出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经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对达靶神经起到有效引导作用, 且能显示臂丛神经与局麻药的扩散情况, 方法可行且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频超声,锁骨,臂丛神经阻滞

参考文献

[1]吴道珠, 黄品同, 徐旭仲, 等.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4) :524-527.

[2]柏敬东, 高原, 孙睿, 等.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学, 2008, 36 (3) :153-154.

[3]林张丽, 赵翔锋.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 (2) :162-165.

[4]刘文, 郭景军, 王思洋, 等.超声引导下臂丛、腰丛神经阻滞[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0, 15 (12) :1006-1007.

[5]黄小玲, 刘发生, 王福荣, 等.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12 (4) :561-563.

[6]王俊安, 汪春英.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老年病人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10 (11) :216-217.

[7]张晓光, 李露, 李世忠, 等.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入路神经刺激器引发2种收缩反应的麻醉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5 (13) :210-211.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手部冻伤患者19例, 均为男性新兵, 年龄18~21岁;其中南方籍17例, 北方籍2例;左手11例, 右手8例。冻伤范围以手背部皮肤及手指为主, 冻伤程度均为Ⅱ度, 有水泡形成 (水泡液清, 属浆液性) , 局部疼痛较剧烈, 感觉迟钝, 红肿明显。

1.2 治疗方法

选择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 嘱患者去枕仰卧位, 头偏向对侧, 手臂放松垂直平贴身旁, 充分暴露颈部。体表定位:嘱患者抬头确定前、中斜角肌间隙, 术者左手示指沿肌间隙下移, 直至触及锁骨下动脉。示指下压时患者出现手臂麻木感, 即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再确定颈6横突或环状软骨做一连线, 与肌间沟交点即为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后, 术者右手持20号1.1mm×4.8mm静脉留置针垂直刺入皮肤, 然后向对侧足部方向进针, 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 退出针芯, 接20ml含药注射器缓慢注药, 结束后将套管针留于肌间沟处, 妥善固定, 针尾加封帽。注射用药:0.2%罗哌卡因20ml+可乐定1μg/ml[3]。首次用药24h后第2次注射, 48h后第3次注射, 结束后拔除套管针, 局部消毒后敷以创可贴。

2结果

全部患者行首次臂丛神经阻滞后局部疼痛立即消失, 周围水肿开始消退, 第2次注药时水肿明显消退, 第3次注药后, 7d内均痊愈, 治愈率为100%。水泡处理:神经阻滞后常规皮肤消毒, 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液抽净, 而后涂以红霉素眼膏加地塞米松配制的霜剂, 每日1次。

3讨论

冻伤是人体局部接触冰点以下低温时, 局部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 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破坏了组织细胞结构, 使血管内皮损伤, 严重者可发生坏死、血栓形成、炎性介质释放而引发炎性反应[4], 冻伤与低温程度、时间及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

神经阻滞治疗冻伤的机理[5]主要是使被阻滞区域内血管扩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氧含量, 带走炎性介质, 消除肿胀, 修复血管内皮及组织细胞, 防止局部组织血栓形成, 加速愈合。可乐定的镇痛机制是通过直接刺激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抑制A纤维和C纤维的诱发动作电位, 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因手部结构复杂, 神经支配均有各自区域, 包括皮支、肌支, 分工明确。研究证实Ⅱ度冻伤病理为皮肤及肌肉损伤[6], 如冻伤面积较大, 则分别以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或联合阻滞效果较好;如冻伤范围包括腕关节, 我们认为还是以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较好。其优点是操作简便, 套管易于固定, 重复给药方便, 手臂及手阻滞全面, 血管扩张充分, 疗效确切, 便于推广。

据报道[3]外周神经阻滞采用长效局麻药 (如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 镇痛作用可持续≥12h, 加可乐定1μg/ml可使局麻药的镇痛时间延长50%~100%,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并能降低局麻药毒性, 抑制快速耐药。

参考文献

[1]马丽菊, 岳昱, 段克进, 等.冻伤的防治及其进展[J].医学导刊, 2008, 7 (3) :19.

[2]黄昌林.军事训练伤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30-131.

[3]黄宇光, 徐仲煌, 罗爱伦.外周区域阻滞与术后镇痛的新观点和新方法[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1, 17 (5) :275-276.

[4]刘建平, 陈玉东.冻伤83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05, 26 (4) :392.

[5]李涛, 郝岱峰, 柴家科.冻伤防治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 2009, 52 (7) :46.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择期行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疾患、凝血功能障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局麻药过敏史,进针部位无破损或感染,无臂丛神经缺陷或臂丛神经阻滞禁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超声引导组1组、超声引导组2组、神经刺激仪1组、神经刺激仪2组、解剖定位1组与解剖定位2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6组患者均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规术前准备,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仪。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患侧颈部[4],本研究180例患者所有麻醉过程均为1名主治医师配合1名副主任医师完成。

超声引导组:采用美国通用公司GE Healthcare LOGIQe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0 MHz。术中根据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显像调整探头角度与扫描深度,直至获取清晰的臂丛神经图像。定位成功后,将穿刺针引导刺入斜角肌间隙,于超声监视下确定最佳针尖位置,随即注射局麻药(0.375%罗哌卡因),调整针尖位置至所有神经均被局麻药浸润为止。超声引导1组注入20 m L局麻药,超声引导2组注入30 m L局麻药。

神经刺激仪组:应用Stimuplex HNS12 B/BRAUN神经刺激仪进行定位,术中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处进针,设置刺激强度为1.0 m A,频率为2 Hz,当刺激针针尖接近神经丛时,可见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呈节律性收缩并产生肌颤,随后将刺激电流强度逐步调低,如在0.3~0.5 m A最低电流强度的刺激下仍可见明显肌颤,即可明确刺激针针尖位置与神经最为接近,即定位准确,随即注入局麻药。神经刺激仪1组注入20 m L局麻药,神经刺激仪2组注入30 m L局麻药。

解剖定位组:医师摸清体表定位标志,即前、中斜角肌间隙后,于患侧前中斜角肌间沟与C5水平位置进针,略微向脚侧推进至存在异感或触到横突后停止进针。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推入局麻药。解剖定位1组推入20 m L局麻药,解剖定位2组推入30 m L局麻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观察各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并发症等。麻醉操作时间是指自穿刺针接触皮肤直至注药完毕所用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是指注药完毕直至刺痛消失所用时间。麻醉效果评估[5],优:手术过程中完全无痛;良:手术时有轻微疼痛,需辅助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差:手术时疼痛剧烈,需追加神经阻滞或改用全身麻醉方可完成手术操作。以麻醉优和良者判定为阻滞成功。麻醉并发症包括Horner综合征、误入血管、血肿、局麻药中毒、气胸、神经损伤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6组患者均成功完成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中途无患者退出本研究,无脱落和剔除患者,6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6组麻醉操作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超声引导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最短,神经刺激仪组次之,解剖定位组最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定位方法1组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2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超声引导1组比较,*P<0.01,与超声引导2组比较,#P<0.01;与神经刺激仪1组比较,△P<0.01,与神经刺激仪2组比较,▲P<0.01;与相同定位方法1组比较,◆P<0.01

2.3 6组麻醉效果比较

超声引导1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神经刺激仪1组与解剖定位1组(P<0.01);超声引导2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解剖定位2组(P<0.01);神经刺激仪与解剖定位组1组阻滞成功率均分别低于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超声引导1组比较,*P<0.01;与超声引导2组比较,#P<0.01

2.4 6组麻醉并发症情况比较

各组均未发生气胸及神经损伤。超声引导1组、超声引导2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3.33%,分别明显低于解剖定位1组、解剖定位2组(P<0.05);超声引导1组及解剖定位1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超声引导2组及解剖定位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往多采取解剖定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6,7,8]。神经刺激仪也是目前常用的穿刺定位方法,其定位更为准确、客观,准确性及安全性相对于传统解剖定位更高[9,10,11]。然而由于神经刺激针可对周围血管神经造成损伤,故可增加麻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2,13]。此外神经刺激仪在接近神经干时多需反复进行试探,可引起患者紧张和不适感,也可能会影响手术麻醉效果。

注:与超声引导1组比较,*P<0.05;与超声引导2组比较,#P<0.05

近年来,超声定位因具有实时、可视、成功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中[14,15]。经超声诊断仪扫描后能明确穿刺部位血管、神经、肌肉和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可于超声监测下对穿刺针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调整,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超声也可对局麻药物在神经分支的扩散与浸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更直接全面地了解局麻药扩散范围,麻醉阻滞成功率高,麻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6,17]。王蕾[18]发现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更快,麻醉效果更好,麻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解剖定位穿刺。刘峰等[19]发现超声定位组的麻醉起效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神经刺激器组,术中辅助用药量也显著减少,术中麻醉效果更优,而血管损伤发生率更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最短,神经刺激仪组次之,解剖定位组最长,可见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起来更为简便,同时相同麻醉剂量下,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此外各定位方法1组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2组,提示随着局麻药剂量增加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超声引导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解剖定位组,且相对于神经刺激器,超声引导下阻滞成功率也有上升,但由于受到样本数量限制,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主要由于超声定位可对臂丛神经局部解剖结构以及针尖的确切位置给予清晰显示,等同于直视下完成阻滞操作,可有效避免因肥胖、解剖变异等因素导致的定位不准确[20]。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组的并发症最少,神经刺激次之,而传统解剖定位引起的并发症最多,这说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更高。各定位方法1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2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由样本量较小所致。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上臂和尺、桡骨骨折手术复位患者或手外伤患者40例, 其中肱骨干骨折5例, 肱骨髁上骨折10例, 桡骨骨折3例, 桡骨小头骨折6例, 尺骨骨折5例, 手外伤11例。所有患者均无外周神经疾病。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例, 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B组20例, 采用传统针刺异感定位法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1.2 方法

A组采用阿洛卡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 探头频率为7.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 上臂外展, 将高频探头置于锁骨下, 横断面扫查臂丛神经, 超声清晰显示臂丛神经3束结构后在皮肤相应位置作一标记。探头套上无菌手套, 皮肤用碘伏消毒, 采用22 G针, 阻滞针位于探头一侧, 针头与探头平行, 使之处于同一声像图平面内。穿刺过程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首先, 穿刺针直接穿刺到腋动、静脉内侧束, 确定穿刺针在神经束旁后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5~6 ml, 阻滞针部分退出, 改变进针角度, 依次在外侧束、后束旁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5~6 ml。B组患者体位与A组一致, 采用传统针刺异感定位法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1.3 观察指标

神经阻滞完成后, 分别记录神经阻滞起效时间 (麻醉区皮肤出现发热、发红) 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 (麻醉区感觉消失至完全恢复时间) , 同时记录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计算成功率。麻醉效果按照神经阻滞评级标准[1]进行评定, Ⅰ级:阻滞范围完善, 患者无痛、安静;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 患者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 患者出现呻吟躁动, 辅助用药后, 情况有所改善, 但不够理想, 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 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以神经阻滞评级Ⅰ~Ⅱ级为阻滞成功的标准。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随访, 了解阻滞持续时间及有无神经损伤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undefined表示, 组间比较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2 结 果

2.1 两种方法麻醉效果比较

A组神经阻滞评级Ⅰ级19例, Ⅱ级1例, A组阻滞成功率为100% (20/20) ;B组神经阻滞评级Ⅰ级3例, Ⅱ级5例, Ⅲ级10例, Ⅳ级2例, B组神经阻滞成功率为40% (8/20) ;A、B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见表1。

与B组比较, *P<0.05

由表1可见, A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 (P<0.05) , 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 (P<0.05) 。

2.2 两种方法不良反应

A组未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B组1例误穿血管形成血肿, 1例形成气胸。

3 讨 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及肩部手术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 具有局部镇痛完全、术中患者意识清醒、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采取盲探式操作, 要求患者清醒、合作, 并及时诉说穿刺触及神经时的异感及异感放射的部位, 其主观性较强, 对操作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要求高, 且对精神紧张和不合作的患者难以取得好效果。盲探式操作极有可能造成神经内给药和神经损伤 (如手术后局部感觉迟钝、麻木等) [2]。我们采用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该方法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在锁骨下的形态及臂丛神经周围组织关系, 在实时超声引导下, 可顺利将麻药注射神经束周围, 使之弥散更均匀, 神经束完全阻滞率大大提高。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阻滞成功与否依赖于有无将麻药注入神经束周围, 而不是是否注入腋动、静脉周围。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介入超声技术, 作为超声应用的新领域正逐渐被临床所重视[3]。与传统盲穿方法比较,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明显直观性, 而且有利于观察神经周围结构和动态观察局麻药的扩散情况, 因此, 可大大提高阻滞成功率, 缩短阻滞起效时间, 延长阻滞持续时间, 减少麻药用量, 最大限度减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针刺异感法比较, 神经阻滞更快, 持续时间更长, 效果更好。另外,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不仅仅为神经阻滞提供了影像学支持, 而且为神经性疼痛封闭治疗提供可以探索途径。因此, 我们认为,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芩, 王翔锋.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 41 (2) :162, 165.

[2]薛富善.麻醉科特色诊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53-61.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51.6±18.7)岁;肱骨骨折12例,尺桡骨骨折21例;平均病程(2.7±1.4)h。对照组男18例,女145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52.1±18.2)岁;肱骨骨折13例,尺桡骨骨折20例;平均病程(2.6±1.5)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会审批。

方法:对照组不给予超前镇痛,直接给予1%利多卡因联合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20 m L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予以面罩吸氧。观察组在麻醉前注射地佐辛5 mg,5 min后给予1%利多卡因联合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20 m L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予以面罩吸氧。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麻醉过程中感受到的疼痛、镇静程度、神经阻滞程度进行调查。疼痛采用VAS评分进行评估,镇静程度采用Ramsay评分进行评估,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

评估标准: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分数值0~10分,10分表示最痛,0分表示无痛,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镇静程度采用Ramsay评分进行评估,分数值1~6分,1分表示焦虑、躁动;2分表示清醒安静,能够合作;3分表示能够对指令做出反应;4分表示浅眠,对刺激有反应;5分表示入睡,反应缓慢;6分表示深度睡眠,不能唤醒。2~4分为有效分数。神经阻滞评估:①优秀:术中无体动,无拉扯感;②良好:术中有拉扯感,辅助药物能够完成手术;③差:患者疼痛明显,需要更改麻醉方式。评估有效率=优秀率+良好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对照组疼痛评分(7.22±1.63)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4.25±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8.15)。

两组镇静评分比较:对照组镇静有效率51.5%,明显低于观察组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神经阻滞评估比较:对照组神经阻滞有效率60.6%,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需要麻醉干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绪等因素均是影响麻醉效果的主要因素。患者疼痛严重,多存在焦虑、疼痛、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表现,不利于麻醉干预,甚至会影响麻醉效果[1]。若麻醉前行镇痛处理能够降低患者紧张、焦虑的程度,帮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麻醉效果。

超前镇痛理论认为,术后疼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由创伤引发,另一种由创伤释放的化学物质引发[2]。手术会改变患者体内炎性物质的分泌,也会影响中枢神经,导致伤害刺激发生转变,患者疼痛会增强,疼痛敏感度会增加[3]。超前镇痛多为局部麻醉,能够降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度,消除组织受伤后导致的中枢神经敏感化,达到更为理想的麻醉效果[4,5]。

地佐辛是一种混合类阿片类拮抗药物,镇痛效果非常理想,其也是K受体激动剂和μ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阻滞疼痛信号传递,且其作用时间、作用效果与吗啡相当,但患者成瘾率非常低,只要常规注射速度,对心功能几乎无影响,安全性较高,且联合镇痛效果好。因此,地佐辛在临床中的使用逐渐增多[6]。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疼痛评分(7.22±1.63)分,明显高于观察组(4.25±1.31)分,且观察组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麻醉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能够促进麻醉达到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超前镇痛能够缓解患者术前疼痛,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但在实际临床中,医师也要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是否应用超前镇痛处理,保证患者麻醉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7.22±1.63)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有效率51.5%,明显低于观察组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神经阻滞有效率60.6%,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缓解术前疼痛。

关键词:地佐辛,超前镇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参考文献

[1]赵辉,吴炜,吴碧波,等.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10):87-88.

[2]吕培军,居奇吉.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1):126-128.

[3]党丹丹,谢致,车薛华.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6):668-670.

[4]陈华,姚国华,吴桂兰.地佐辛超前镇痛并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3):38-39.

[5]王丽.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98-199.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 年5 月~2015 年7 月收治的需在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8 例、女42 例, 年龄28~65 岁, 均行上肢手术治疗。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 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方案, 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1) 临床依从性佳者; (2) 无阿托品禁忌、无臂丛禁忌、适合臂从阻滞者。 排除标准: (1) 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者; (2) 手术耐受性差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前0.5h均给予0.5mg阿品托、0.1g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 待药效发挥后送入手术室并开辟静脉通道, 连接监护仪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盲法, 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头部偏向健侧, 将待麻醉臂丛阻滞部位充分暴露在临床医师术野内。 确定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间隙之后, 采用22G穿刺针沿着垂直方向刺入患者皮肤, 触到患者横突为止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向其注入麻醉药物。 观察组采用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 在il00k25 二维超声检测仪 (美国Sonosite公司生产) 辅助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扫描, 根据臂丛三干 (组成臂丛的神经根先合成上、中、下三个干, 每个干在锁骨上方或后方又分为前、后两股, 由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 下干前股自成内侧束) 。 影像资料以确定臂丛神经是否完全被麻醉药物包裹。 如果存在部分为浸润情形, 则可以在超声引导下改变针尖位置, 直至达到理想效果后停止[2]。两组患者麻醉药物配方均为2%利多卡因15ml+1%罗哌卡因10ml。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观察指标为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评价、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麻醉效果评价分为优、中、差三级, 各级评判标准如下:优:阻滞范围完善、肌松满意;中:阻滞范围欠完善, 肌松效果一般;差:阻滞范围及肌松效果均不理想。 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内容包括:皮下血肿、气胸、局麻药中毒等。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以t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比较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麻醉效果评价、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传统盲法是上肢手术治疗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盲打存在着阻滞失败或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高的弊端, 特别是在解剖变异而又比较肥胖的患者麻醉过程中失败的几率相对较高, 这已经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3]。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所具有的麻醉起效快、用量少, 阻滞完善的优势日益凸显。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 阻滞起效时间 (4.2 ±2.0) min、 完全阻滞时间 (13.5 ±6.5) s, 均短于对照组的 (13.5±6.5) min、 (395±110) s。 而在麻醉效果评价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 观察组分别为优50 例 (100%) 、0%, 同期对照组为优18 例 (36%) 、20%, 进一步证实了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自身具有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经临床深入分析后可知, 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 其原因在于超声具有特定的波长及频率, 能够将患者神经结构准确的展现在医务人员眼前。 在超声影像资料上, 医务工作者能够清晰的掌握麻醉药物注射扩散以及神经束被其包围的整个过程, 为医师提供准确的麻醉药物弥散资料。 此外, 临床医师通过超声引导与影像资料观察, 能够将穿刺针精确抵达需要麻醉的臂丛神经部位, 缩短了麻醉药物起效过程, 因而其起效时间大幅缩短。 加之精确的定点麻醉, 避免了臂丛其他组织对于麻药的吸收, 使得麻醉药物最大化发挥, 直接减少了用药剂量, 这些有力地推动了临床工作的发展。 但是, 不可忽视的是, 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在接近神经组织过程中容易发生神经损伤情形, 使得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需要引起其他学者的高度关注, 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 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法相比较, 起效快、用药少、阻滞效果更佳、成功率更高,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摘要: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需在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法, 观察组采用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 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评价、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法相比较, 起效快、用药少、阻滞效果更佳、成功率更高,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传统盲法,阻滞起效时间

参考文献

[1]林毅麟, 廖志雯, 罗富荣, 等.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5 (12) :1700-1701.

[2]曹宏卫.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2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10 (2) :148-149.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