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学网 工作范文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推荐11篇(优选)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推荐11篇(优选)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推荐11篇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一篇

教学诊断与改进和说课程

教学诊断与改进,主要指的是通过专业剖析和说课程,来达到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目的都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设置专业、设置课程、培养人才、分配师资、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

专业剖析:1.自我的评估(不同于第三方的督导评估),剖出当前专业的现状,析出问题。是一种教学研究工作。2.达到清晰、准确、思路特色的专业剖析的目标。家底、成绩与经验、做法、问题等要清晰。政策、要求、提法、表述要准确。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创新特色。专业剖析的一般思路:1.介绍大的行业需求情况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要求 目录:1.人才需求与调研情况 2.人才培养的目标(具备哪些能力)3.专业课程的体系设计(如何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行业能力)4.资源保障措施(师资队伍等建设情况。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等手段,保障学生具备行业能力)5.专业建设成效(成绩)6.今后努力方向(问题,与发展方向)

说课程的一般思路: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2.设计课程的理念与思路 3.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等能力)4.课程考核与评价(事实反馈监控教学质量)5.各项保障措施等(硬软件措施保障,达到教学目的).6.建设成效与努力方向

专业是课程的载体,课程是专业的基本构件。行业需求的课程开发理念。1.以需求为导向(行业需求)2.以能力为本位(行业能力,要明确行业能力标准)3.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4.灵活的教学方法(体验教学,多方法教学)

学生评价考核方法:测验、模拟、仿真、考试等方法。

专业剖析的核心内容:

一、专业 1.专业规划与建设(制定、执行、调整;举措与措施;校企合作)2.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调整,建立课程体系与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数量与学历等情况、教学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成效)。

三、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

五、质量监控(制度设计、运行状态、监控效果)。

六、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年度招生人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社会认可度 。技能评价:双证书获取率和技能大赛)

七、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建设计划和措施;课程资源(校本教材等)

专业剖析与说课程的区别。

专业剖析是从专业的大维度来说明整个专业建设情况,诊断以及改进问题。说课程是从某门课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的角度,来说明本门课的建设情况,诊断以及改进问题。

联系是前者是针对整个课程体系,后者是针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某一门课的诊断与改进。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二篇

在继续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改工作机构的基础上,明确了由院长挂帅,对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专项领导协调;明确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委员会(靠挂学术委员会),负责顶层设计,标准规划内审;明确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办公室”(靠挂质量办),负责全面负责学院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运行;明确了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与诊断改进工作组,负责教学系(二级学院)所开办专业的全面质量管控;明确了由专业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小组,负责本专业教学质量保证;明确了由课程质量岗,负责对课程教学的质量保证;明确了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质量小组,负责所在部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改工作的正常运行。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三篇

附件1: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请各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修正课程建设发展方向。请各课程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课程诊改报告。

(一)课程定位是否准确

诊改要点:课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要求,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时要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所区别。课程培养目标是否与产业需求对接,是否满足产业职业岗位需求。

(二)教学模式是否科学

诊改要点:课程是否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比重是否适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教育活动是否系统地设计;教学质量是否可检测。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

诊改要点:是否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否推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引入微课、MOOC、SPOC、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等最新教学手段。

(四)教学团队是否合理 诊改要点:教学团队的规模是否适度,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是否协调,专业的生师比例是否恰当;教学团队结构(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等)是否合理;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团队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能力,是否有较好的成效;是否制订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建设方法和措施是否有力;课程负责人职称、能力是否满足,能否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指导课程建设和改革。

(五)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

诊改要点:校内专业实训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实训室数量、设备配置等是否满足课程教学、实践的需求;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较高的使用效率;学校、行业、企业是否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是否够用,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建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的活动是否有效;是否制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六)教学资源是否丰富

诊改要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否满足课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就业创业的需求;课程标准是否科学规范,系统完善;是否建设一批优质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资源使用效率高,并形成了可持续开发、应用机制;是否建立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是否注重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实践教材是否开发完成;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的、仿真的实训教学项目。

(七)教学活动是否有效 诊改要点:教学组织模式是否恰当,教学管理是否严谨、规范;教学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活动(理论、实践)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知识是否理解,训练是否到位。实践类课程如专业实践教学是否根据真实工作过程序化设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技能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见习)是否系统完整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八)课程考核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诊改要点:是否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完成学生考核模式改革。引入职业岗位技能鉴定标准作为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依据;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①过程性、终结性考核相结合;②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③校内、校外考核相结合;④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部分A类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是否合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否正态分布等。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四篇

学校制定并实施《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条件、程序作了详细规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在从严控制的前提下,依法自主调节学科或专业门类结构,以形成特色专业结构体系。原则上学校每年增设与调整专业数不超过3个。学校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专业分为A档(重点建设专业)、B档(支持专业)、C档(预警专业)、D档(停办)专业四个档次。对非可持续稳定运行的状态的专业发出预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得该专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对不可持续且不可逆的发展态势的专业适时启动专业退出机制。

2018年,与广东嘉应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合作开设土木工程(基础工程技术方向)、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2个本科专业,新增与东莞理工学校院开展“4+0”协同育人试点;与澳大利亚合作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等的双文凭专科生和本科生。

在专业质量诊断与改进方面,一是做好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顶层设计;二是定制开发专业管理与诊断信息化管理平台;三是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外部专业诊断,同时构建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学生多元专业评价体系,促进专业建设工作的改进,提高专业的建设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五篇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以下X为你带来教学质量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1

我觉得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堂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呢?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

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次次实践。

它不但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获得多样的快乐与收获,而且也是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的好契机。

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次机会。学生在尝试到了课外活动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技能,树立了信心,更有助于激发对学习的向往和热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有歧视,更应该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么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都会跟着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做好家校联系等等,这些看似细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环节。

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将这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能紧扣住了齿轮上的每一个齿,才能发挥其效应。

当然,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法宝”,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2

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否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保证新课标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评课;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讲、听、评中推敲得失,完善自我。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提倡自主性学习,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结合平时的零星思索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改变心态,转变自我角色。

“教育的一切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是师生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尊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为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积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学生和接纳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二、关注学生,唤醒自我意识。

多半学生缺乏自我意识,没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一直属于“盲从”地位,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需要教师善于“体察下情”,抓住每一件小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当学生从教师的目光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才能充分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关注全体学生,在课上既要关注一些积极的参与者,还要重视那些被动参与者,并通过积极的观察、思考和有效地挖掘,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建全法规,改变评价方式。

多元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呵护孩子的自尊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原有评价体系,建立起课堂规则。比如说,倾听的规则,守信用的规则等等。评价是门艺术,不是一味地说“好”,也要有相应的“惩罚”。不过,这种“惩罚”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并在恰当的时机给出。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3

20XX年5月上旬我校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此次教学活动周围绕“探索课堂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主题,以教学观摩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观摩课分初中组

和高中组进行。

我参加了初中组的活动,听课后有以下体会:

一、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学生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

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强调语言的品味与揣摩

我认为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就不得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诵读,增加课堂上学生诵读的机会,给予同学品味与揣摩语言的尝试。例如,陈梅叶老师在教学时,设计让学生速读课文并找出重点段的环节。同时,陈老师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致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更好的与文本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

从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需要教师课后多下功夫,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要下苦功钻研教材,才能上出好课。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六篇

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策略

2017-06-01 15:37:49 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8期

丁才成?陈炳和

摘 要 对高职院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质量不高。从课程的开发、实施、反馈三个课程质量生成的阶段出发,分别对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逻辑起点,从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化数据采集平台的搭建、自主诊改运行模式的构建、课程质量的考核性诊断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课程诊断;课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8-0055-04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的出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课程作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撬动全员实施质量保证的支点,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而目前对课程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尚未形成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因此对课程质量进行诊断与改进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课程质量现状

(一)从学生的视角看高职课程质量

为了解高职院校课程质量的现状,课题组设计了面向高职学生的调查问卷,为确保调查的针对性、有效性,问卷调查设计内容贴近学生,注重感官层面的评价,共设计三个问题:您对学校教授的课程是否满意;您认为所学的课程是否会对您未来有帮助;您是否对课程学习感兴趣。结果采用五级量表进行区分,面向某大学城6所高职院校,共发出问卷45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9342份,数据统计结果见图

1、图

2、图3。

从图1~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课程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的课程对自己未来帮助不大,在开放性问答中,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学习后不知道对自己今后的帮助在哪里,对自己的就业会有什么帮助;学生普遍对课程教学不感兴趣,在开学放性答题中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上课时觉得枯燥乏味、无聊,课后缺乏辅导答疑。

(二)从企业用人单位的视角看高职课程质量

通过向顶岗实习单位负责人推送调查问卷,问卷设计2项内容:您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否满足贵单位的需求;您认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否能够满足贵单位的需求。面向426家用人单位发出问卷426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数据统计结果。

从图4~5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现状整体满意度不高,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不能有效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开放性答题中部分企业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滞后于企业技术的发展,内容陈旧。企业普遍认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实践操作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开放性答题中部分企业认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操作不规范,对现有主流的设备、仪器操作技能掌握不够。

二、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课程质量通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反馈三个阶段生成,每个阶段都有影响其质量的因素,结合现状分析,挖掘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精准诊改的关键,是课程质量保证的前提。

(一)课程开发质量是制约课程质量的根源 1.影响课程标准制定质量的关键因素

课程目标对专业目标的支撑度体现不够。课程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往往出现课程目标描述含糊,支撑专业能力培养描述不清、不透,直接导致课程教学缺乏目标指向,教师说不清“为什么教”,学生搞不清“为什么学”。课程内容选取滞后行业企业的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知识和技能更新交替迅速,而课程内容的选取却没能及时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接轨[1],没有与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对接,导致教学内容严重滞后行业企业的需求。课程教学实施建议不全、针对性不强。课程标准制定时对教师的任课资质没有建议,而对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建议太泛,针对性不强;仅对教学场地的环境条件有建议,而对课程实践教学设备的如何高效使用缺乏有针对性的建议。

2.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七篇

教学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

一、教学自我诊断

(一)优点:

1、全体同学非常喜爱游戏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师生无拘无束参与性很强,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正在增强提高。在三年级的的教学中,小干部的组织能力有所提高

2、对于有竞争的运动项目,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很积极,多数同学都具有不服输争取胜利的精神,这点是很可贵的。例如:跳绳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摇绳与跳连接是重点,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缩短绳距配合跳的频率,提高跳的速度,然后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水平。

3、三年级同学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小干部才学会组织管理学生,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4、全体同学都希望活动时间更充分一些,这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表现。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组织工作浪费时间,在一段课程之后学生明白了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要遵守课堂常规的共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许多。在使用三年级四班录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

5、通过课堂评价学生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对提高运动水平有很大帮助。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帮助很大

(二)不足:

1、课堂常规的渗入有时不是很到位,具体是:

(1)课堂中,病、事假个别同学不请,总有不经批准的就不来的。

影响了教学秩序。

(2)体育课着装中有不按照要求穿的。

(3)对队列教学不认真,反映是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

2、在学习中,中年级同学‘爱说话,搞小动作’随着性强。有时教师稍不注意,有的同学就会做其他的事情,结果是动作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学生出现骂人、打人现象,个别同学较严重。

3、运动中,同学的协调能力比较差的,并显现为很明显。主要是平时的运动机会少或是不愿意主动锻炼原因造成的。

4、对小干部的培养还要加强一些,是乎做为小干部尽管表现积极,但表现不是很好,模范作用不强。

5、经过体质健康测试,发现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如:学生心肺功能普遍不强,下肢力量明显不足,柔韧能力个别同学较差

二、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习,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对学生严格要求,深刻贯彻落实课堂常规。

(二)教师自身要深入学习,把握好每个年级教材内涵,特点。注意及时归纳总结,收集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年龄特征,把握学生心理,使之逐步进入轨道

(三)深入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理解内容和意图。加强体育基本功练习。

(四)明确田径、体操、游戏的目的及要求,正确处理好学习掌握技

术与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关系。

(五)加强组织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

加强心理咨询以及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合理安排方法步骤,精讲多炼。

(2)处理好教、学、练之间的关系。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六)重视安全教育,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

(1)教师首先要树立教学安全思想,并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2)全面了解学生健康、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区别对

(3)加强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八篇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

教学团队诊改工作总结汇报

2018年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开展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诊改工作,3月是诊改工作的第一个月,诊改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只是部分人在进行诊改,作为旅游管理和高铁乘务服务专业带头人,我认真负责地去带领团队开展诊改工作,始终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配合和努力下,学院的诊改工作一定会取得实际的效果,3月以来我团队在诊改工作中认真开展诊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们做了什么?

本学期,自期初培训开始,我就认真研读诊改工作的要求,在学校诊改思路的指导下,具体开展了如下的工作:

第一、开学第一课诊改——组织安排好教师们上好第一课。要求开学第一课要从职业与就业引导、技能大赛介绍、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学历提升以及专业学习规划和考核方案等方面展开,不能第一课就开始一个劲儿的说教材。

第二、教师听评课诊改——执行学校的听课要求,并做出详细的听课安排表,在教学团队内再进行分组,分组的作用在于,通过小组交叉与组内互听来实现听课自由但又保证大循环小循环的要求。

汇报人:杨一梅 第三、编写课程标准的及教学大纲,用课程标准来指导课程诊改。 第四、从教师本人进行诊改——安排好组内教师依据学校要求记录学习诊改实务,并写好个人月诊改报告。

第五、从课程上开始进行诊改——组织安排团队成员说课程。通过对教师所上课程的整合,从第三周开始开展教师组内说课程,并要求团队以细分小组的形式提出诊改意见。以下是教师们的诊改意见汇总:

对《旅游文化》课程的诊改意见(诊改小组成员:杨一梅、刘梅、邓丹艳、聂艳)

1、鉴于旅游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参加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考取导游资格证书以及专业本身的需要,又恰遇导游考试改革之初,无统一的考试教材,因此,旅游文化课应该将技能大赛的知识问答题库、全国与本省导游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开发的课程《旅游基础文化知识》。

2、由于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多,贯穿整个在校期间甚至毕业后的旅游

2 基础知识积累,该门课程应开设4个学期,从进校就开设直到第四学期,每个学期根据教学、学生技能大赛及考导游证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3、组建教材编写小组,编写旅游基础文化知识教材(编写内容重点偏向贵州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对《旅游资源学》课程的诊改意见

1、旅游资源学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定位,不应包含饭店岗位。

2、旅游线路设计成本测算部分难度较大,建议降低难度或删除,旅游美学欣赏、实地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3.继续设计开展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任务,并且有清晰的在校期间任务规划。将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任务承载体,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项目任务中。

4、将外出实地考察开发旅游资源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起来,依托学校坚强的后盾(如外出交通工具、外出安全保障、外出教师鼓励措施)。

对《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的诊改意见

(诊改小组成员:刘梅、聂艳、邓丹艳、杨一梅)

1、课程具体目标中的专业能力板块,目标定位过高,应考虑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

2、实景教学考虑学生的二次参与度,在内容设计时,对任务进行层次划分;

3、继续在没有实训设备和场地的情况下,以实景教学展开课堂,深度利用好实地景区,并有目的的去对接一些实训企业和景区。争取能够开展对客实训,在没有实训设备的前提下开展实景教学,应重点考

4 虑学生的激情与坚持,可以的话,还应该有合作的旅行社或景区。

4、建议假期给学生进行校外企业实践引导,如旅行社实习,亲身体验计调的工作流程。

对《高铁乘务实务与礼仪》课程的诊改意见

(诊改小组成员:李敏、岳杰、王礼聪)

1、实务应以实训为主,其中礼仪与安检占主导地位。

2、主要培养责任心,意识管理、执行力。

3、加大课堂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以实践为主,将课堂变成高铁,分为乘客与乘务员。

4、注重讲解实例,分析案例,让学会解决突发状况,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5、分组实训,对不同章节的实务礼仪知识用团队的方式演练。

6、将课程变成一整个项目,分好小组,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实训。(像教师听课,听不同的课,也被其他所有人听课)

二、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在诊改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教学团队内有多种课程类型的老师,但这些老师的数量又不多,几乎都是1-2个,在开展课程诊改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提诊改意见非常苦恼。

第二、课程诊改中没有权威的课程标准作为参考,所以诊改中十分容易出现以新的错误代替旧的错误,或者就是提不出诊改意见,不能发现问题。

第三、对于诊改工作部分教师积极性很低,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很多工作不能产生实效。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九篇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 号)要求,现将我省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2017 年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 2018 年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7 年诊改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安排,结合全省各地各校实际实况,现将 2017 年度我省职业院校教学 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

下:(一)全面开展诊改工作业务学习为把诊改工作落到实处,我省组织开展了两期职业院校

管理人员跨省培训,强化对外学习交流。全省高职高专院校 自主组织诊改工作相关人员以多种形式接受培训,学习包括 常州工程职院、南京工业职院等诊改工作先进院校的典型经 验;部分院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 学院等)到北京麦可思公司参加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 训班;部分院校(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 院等)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全国诊改工作专家来校指导。利用承办两期全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班契机,邀请 杨应崧、袁xxx教授等全国诊改委专家,分别为市州教育局 职成科负责人和部分示范性中职学校负责人进行了诊改工 作专题培训。长沙市组织了 42 所学校、130 余名教学管理人

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职诊改工作专题培训。(二)基本形成校级诊改体系 全省高职高专均成立了院领导牵头的诊改工作小组,部

也陆续建立了校级诊改工作机制。(三)积极开展诊改试点工作 一是启动 6 所高职诊改省级复核试点。统筹确定了包括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 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湘潭医卫职业技术 学院、长沙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6 所高职院校为我省首批高等 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省级复核试点学校,并组织 6 所试点高职 院校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了解各院校诊改工作实施情况和 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协调院校诊改工作进度,阶段性总结和 提炼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经验,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二是积 极支持株洲市开展中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制订并发 布了市级诊改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专家对省级 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专项诊断。(四)建立诊改专家工作机构 中、高职分别建立了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同时,组建

了全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库。为建好专家库,自主 开发了全省职业院校诊改专家库管理信息平台。发挥省级诊 改专家委员会对全省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指导作用,健全高 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工作机制,推动教学工作诊改实施。长沙、株洲、衡阳等市州从本地遴选了一批熟悉职业教育、具有管理经验和公信力的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和职 教研究人员,分别组建了市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并建立了与

本地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相适应的专家库。(五)与诊改相关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工作 一是组织全省 69 所高职高专院校、14 个市州及 131 所

中职学校发布了校级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组织 15 家企业发布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

(2017)》,组织撰写出版了《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 报告(2017)》,发布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年度质量报告》。二是组织编写了 45 个职业院校管理典型案例,遴选产生了 首批 15 所职业院校实习管理强校。三是组织专家对 35 个高 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完善了高 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体系,实施了 2017 年高职院校专 业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抽查,两项抽查基本实现学生全覆盖。推动 13 个市州组织了中职专业技能抽查和文化素质抽考,其中专业技能抽查覆盖 204 所学校、105 个专业、 万名

学生;文化素质抽考覆盖了 160 所学校、 万名学生。二、诊改工作遇到的问题(一)诊改工作推进程度不平衡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的诊改工作推进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诊改意识薄弱,部分院校没有认识到 诊改工作的重要性。二是部分院校缺乏有效和完善的诊改工 作推进制度,整体工作推进缓慢。特别是今年刚升格的个别

高专院校,诊改各项工作刚刚起步,诊改制度基本为零。(二)诊改数据信息平台有待完善 一是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校级诊改数据信息平台,“信 息孤岛”多,信息数据采集口径不一,难以整合学院信息化 资源,为诊改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省级信息系统与院校诊改 信息化平台缺乏有效对接,省级层面了解信息不及时,不全

面。(三)诊改专家机构力量较弱 一是诊改专家工作机构运行缺乏制度和经费保障,诊改

专家往往身兼多职,对全省院校的整改工作很难面面俱到,缺乏实质性监督和指导;二是部分市州、职业院校诊改专家 工作机构尚不健全,诊改专家业务能力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 高;三是受财务、人事等管理制度制约,部分市州、职业院

校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诊改工作的激励措施不多。(四)诊改工作缺乏针对性 一方面目前省内职业院校积累的诊改工作经验不足,可

供参考、学习的案例不多。因省情、校情不同,目前已有的 外省先进案例模式和经验无法照搬挪用,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和尝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分类型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三、2018 年重点工作安排 按照《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 进工作实施方案》,结合 2017 年我省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

实施情况,2018 年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统筹推进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 一是加强对全省各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的过程管理和分

层指导,开展调研和检查,督促诊改工作实施缓慢的院校完 善诊改机制、落实诊改措施。(时间:全年不定期开展)

二是完善诊改专家机构,充分发挥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制定诊改专家委员会章程,为诊改专家委员会工作 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时间:3-4 月)

三是充实诊改专家队伍,及时更新诊改专家库信息,吸

引更多来自行业企业的诊改专家。(时间:3-4 月)(二)完善诊改工作信息平台(时间:4-5 月)一是督促各职业院校建立和优化诊改数据信息平台,完 善基于省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诊改数 据采集工作;二是整合省、院(校)数据信息资源,推动省

校、校校数据的交互与共享。(三)完成 6 所左右院校的复核试点(时间:10-11 月)完成 6 所左右高职高专院校复核试点。并按照“学校自

主申请与省教育厅指定相结合,随机抽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 的办法进行随机抽样复核。在复核中发现典型经验和案例,给全省职业院校诊改工作提供可复制的样本。

(四)开展全员诊改宣传教育工作(时间:全年开展)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十篇

一是完善了课程资料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根据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对教师的授课资料(授课计划、课程标准、作业批阅、试卷等)开展诊断检查工作,开展对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管理制度。2019年质量办分两学期对学校13个二级学院、教学系(部)共抽查了128名教师的248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涉及490个班次;共抽查了56个班级近2228位学生的作业,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此措施旨在促进学生的平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完成任务的素质;共抽查了考试试卷60班级2796份,重点检查教师出卷的规范性、阅卷的态度。此措施旨在促进教师增强敬业的责任感。二是完善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制度。每学年开展由学生、二级学院(含系部)、学院教学督导三方参与的教师“优秀教学质量”测评工作,形成学年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并对“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并将“教学质量优秀”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2019年,全校共评出49名“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三是建立了教师教学成效诊改制度。建立每学期督导组对新老师(三年教龄)的“推门听课”制度,并进行评比与反馈;建立督导全员听课制度,对于教学效果差、学生评教低及其他有争议的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和诊改。2019年质量办为贯彻学校对新教师“帮扶”的培养战略,组织专职督导们对近三年新进校的41教师进行了听课、评课活动(82次),通过新教师评课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和推动新进教师的成长。通过公开课、重点测评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听课790人次(其中重点测评听课412人次),与教师交流880人次,推广教学优秀的经验和帮助学生评教低、反映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诊改教学效果。四是完善了教学事故管控反馈机制。修订质量事故分类、分等的认定管理办法,对质量事故处理及时有效;建立校院两级质量事故投诉受理机构,制定质量事故投诉、受理反馈制度;建立教学过程信息监测分析机制与质量事故预警制度;定期开展质量事故自查自纠,形成质量事故管控常态化管理反馈机制。2019年学校及时发现和处理了触犯教学事故处理条例的迟到、缺课、缺考等9起事件,对维护教学秩序和保障教学质量起到了好的作用。五是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的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加强学生信息员的管理工作,每学期召开全体学生信息员工作会议,对学生信息员上报的教师教学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及时反映、反馈,以快速及时的提升教学质量。2019年,有515名的学生信息员参加了学生信息员工作,反映了8000多条有效的表扬和改进教学等有效信息,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六是实施了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制度。继续与麦可思数据研究院合作,对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并将分析评价结果应用于专业与课程建设及教学改进工作。

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第十一篇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汇报

(2018年6月)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是一所工科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于xxx年4月成立,其前身为平顶山市职业中专。2005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被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拥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3亩,截止目前拥有教职工264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 85人,“双师型”教师64人,省级职教专家1人、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11人,市级拔尖人才4人。在校生1436人。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0个专业。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多次获得市级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市级优质课优秀组织单位、市级微课优秀组织单位、市级先进课题组织单位、平顶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推进情况 (一)、指导思想

以习xxx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系列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大以来的精神,贯彻《xxx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培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立足完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为目标,逐步建立学校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使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更健全、目标更清晰、标准更科学、制度更有效、机制更完备、平台更强大”,建立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具体做法

(1)、成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研读文件、梳理思路、确定流程,为教学诊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依据省、市教学诊改工作会议部署,学校召开专题班子会议,认真研读教学诊改相关文件精神、梳理教学诊改工作思路,确定教学诊改工作流程,成立平顶山市工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校长邢朝辉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昆峰负责教学诊改工作的全面推进,为教学诊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全员参与,逐级培训,明确目标和任务、熟悉操作流程,为诊改工作夯实基础。

为增强教职工质量意识和诊改思想理念,学校召开专题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诊改文件精神,强调诊改工作重要性。会后学校先后7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部门负责人和部门采集员进行专题培训,从具体操作层面上逐要素分析,明确指标要求,对数据平台每一项数据进行详细解读研判,为学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诊改夯实了基础。

(3)建立数据采集员队伍,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保障教学诊改工作有序开展。

在认真研读教学诊改工作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学校组建数据采集员队伍,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每个科室和责任人,保证教学诊改工作的有序推进。首先,组建平台数据采集和管理人员队伍。为保证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将相关数据填报到平台上,学校从相关的科室、专业教学部抽调人员,组建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采集员队伍,负责本科室、专业教学部数据的采集。同时,明确相关科室、专业教学部负责人为本部门数据采集的第一责任人。其次,充分发挥省职教专家和市级教学工作诊改专家的作用,保证了诊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党委书记王若霞为省级职教专家、市级教学工作诊改专家组成员,在数据采集、填报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即时咨询、释疑,保证了数据采集任务的顺利完成。

(4)、教学诊改工作实行螺旋式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