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学网 句子说说 蝉的古诗

蝉的古诗

蝉的古诗

自古以来,以"蝉"作为抒情意象的作品数不胜数。而在唐诗中,有三首著名的“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那就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这三首“咏蝉”诗各有千秋,一直为后世所称道,是咏物诗的杰作。

(一)有人评价,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赏析: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自明心志的诗。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虞世南是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博学多才、耿直高洁,常与唐太宗讨论历代政治得失。唐太宗因此称赞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唐太宗还夸赞他: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就算是这样,虞世南也从不骄傲,从不以鲲鹏自居,而以小小的蝉来类比自己,可见其胸中格局。

冰心有一句小诗:墙角的花儿,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心地宽大,天地自然大,心胸不能放开阔,只能看见自己身边有限的天地,那自然小了!当我们自大时,看到的只有自己,当我们自谦时,会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虞世南就是如此。

(二)有人评价,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小编晶玉洁的心肠?

赏析:

《在狱咏蝉》一首蒙难时的感慨诗作,是唐诗中的名篇,由骆宾王在狱中所作。唐高宗仪凤年间 ,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这可能是骆宾王下狱的真实原因。

在蒙难时,骆宾王以蝉比兴,以蝉比喻自己。露重,蝉翅轻,无法高飞;风多风大,难保自身芳香。没有人知道我像蝉一样高洁清廉的品行,谁会为我表白我清白的内心呢?人生,总有一个时刻是孤独的,孤独承受着人生的苦难与悲戚。可人总是要有一点坚持的,只要认为这件事值得坚持,那么,受点磨难,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心中自坦荡清白,如此,足矣。

(三)还有人评价,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漂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

赏析:

李商隐的《蝉》这是李商隐因怀才不遇而作的“牢骚语”。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这首咏蝉诗,诗人抓住蝉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情思,“为情而造文”。诗中的蝉,也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

此句寓意诗人自己品性高洁,因此像蝉一样,难以饱腹 ,发出怨恨的声音。官职卑微,四处飘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诗人,以蝉起,以蝉结尾,句句说蝉,句句影射自己。

如果保持高洁的品性,自己的仕途无望,你还会继续坚持吗?人生中,我们都在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选择,选择了这一样,就要放弃那一样。李商隐选择了坚持品德,你呢?

总结

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然而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不同的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