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微探
初中英语教学微探(精选十篇)
初中英语教学微探 篇1
一、懂得阅读方法, 敢于开口说英语
众所周知, 要想学好语言学科, 必须熟读, 这方面自然说到阅读方法。可让学生先于课下自读, 不懂的和同学们交流, 解决的问题和没有解决的都详细地记载, 留在课堂上验证。阅读的时候, 找出重点难点, 这样, 上课的时候自然能够认真听讲。简洁的课文要熟读, 精彩课文要背诵, 这样为口语表达和进行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Learning English Book6Lesson2本课课堂教学内容较多, 学生听课时丢三落四, 通过课前阅读, 在后来的授课中都化难为易, 学生们理解起来也轻松自如。阅读方法得当, 然后多说多练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因为实践出才能。有的学生比较害羞, 害怕张口说错。做为教师要给予鼓励, 多表扬少批评, 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自己一味滔滔不绝, 要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语言的最大的功能就是交际, 表达就是利用它的这种功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时间登峰造极, 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发达的网络迅速地进入了教学, 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音响、图像、视频、图形等借助计算机实施了多媒体的教学, 充实了外语教学的课堂, 让先进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个别化教学、模拟训练教学, 还是听说演示教学、实时操练教学, 都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工具性和交互性。多媒体的教学不仅仅是由语言和声音, 更是有五光十色的图像和活灵活现地视频动画, 这些都强有力的冲击了学生的多重感官, 同时刺激了他们的左右脑, 经过了这些演变,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从而对听读说写的外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热忱, 淡化了枯燥感, 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在现代化教学的课堂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以文字 (Text) 、声音 (Audio) 、影像 (Images) 、图像 (Graphics) 、动画 (Animation) 为主要表现形式, 在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传递教学信息的时候的方便且快捷, 应用的范围广泛, 起到的作用显著, 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喜爱, 所以作为教师,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通过合理高效地使用多媒体,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 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课本知识, 还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 增长智慧, 学会做人, 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乐趣。长此以往, 高中英语教学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整体学习课文
当今, 我们提倡整体处理英语课文。包括听、说、读、写的整体统一, 也包括听、读本身的整体统一, 还包括学生的整体、分散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巧妙设计问题, 引领学生整体听、读课文, 达到掌握运用的目的, 形成自己的能力。当然, 这课堂上离不开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的提问, 还有学生的所提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导的辅助地位, 学生的积极参与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留出时间, 让学生提问, 提出困惑他的问题, 教师或其他学生回答, 有时也让学生向学生提问, 或是提问比他好的或差的, 得到反馈。我们都有过这种体会:学生错过的, 教师讲过的, 可再考还有错的现象。这很让人头疼。其实, 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弄清病症。
四、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创造能力
知识的获得, 想象力的开发, 都是在学习兴趣的内动力作用下才能实现的。创新往往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我在教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就采用了实物教学法, 我自备了一些食物:apples、bananas、oranges、pears、cakes、bread and glasses of water, 为了掌握这些词汇, 我还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教室当作商店, 讲桌变成柜台, 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 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How many/How much?等句型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掌握, “购买”的物品归学生享用。这样一来, 学生的兴趣、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 一堂课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五、在英语教学中提倡竞赛,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为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英语课, 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运用了竞赛法,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竞赛取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 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好学生的关键。而这又主要看是否能活跃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模仿能力非常强的阶段, 笔者发觉大部分学生不论成绩如何, 还是比较喜欢上英语课, 而且还比较喜欢随教师或录音大声朗读。因为这就类似于他们学习母语, 模仿是强项, 但一旦模仿后没有一定的熟练程度, 实际的交际能力和应试能力未能得到提高时, 反复模仿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 兴趣会很快消退;另一方面, 年龄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记忆力强等特点。因此,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死板、单一的模仿, 创造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使其在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的课堂气氛中能以主体作用投入, 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我能力。
六、教学方式要创新, 以此引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学不厌倦
在教Do you have a pen时, 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Yes, I do”和“No, I don't”。要广开思路, 附加不同的句子, 这样才能得到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
“Yes, I do.But my pen is in my desk.My pen is broken.I want to buy a new one.”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另外, 还要积极推进新的评价机制, 鼓励创新, 要在平时的测试中降低书面闭卷考试成绩比例, 增加口试、听力等内容, 并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成绩比例。这样不但考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还能培养他们应用、归纳、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 英语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交流, 是一种特殊的合作, 在课堂上, 教师传授知识, 解答难题, 与学生互动, 彼此共同进步。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方法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活动的进行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注意教学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顺利展开, 不断完善教学艺术才, 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
摘要:从懂得阅读方法, 敢于开口说英语;利用多媒体教学;整体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创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提倡竞赛,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五个方面, 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初中语文课堂小练笔微探 篇2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其实就是一种探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就是通过字面的解读,了解文字负载的内容,然后通过内容的了解,窥探文字背后隐藏的道理和规律,明白自己以后该怎样做事做人,该怎样思考问题,怎样表达。从中不难看出阅读教学的实质是习作教学的前奏,据笔者了解,目前的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感到无内容可写,普遍感到作文吃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课文在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方面应起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或只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作文教学,从而将课文分析与作文教学分裂开来;或虽强调作文重要性,却专门利用整节课大谈特谈作文技法,学生们如同听《天方夜谭》,不知所云,其效果自然是很低的。
其实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笔者以为,教师应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进行举一反三的仿写,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多元解读通过个性化作文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到胸中有物,写的火候水到渠成,自然“下笔如有神”。在此,笔者作出了一些尝试,也获得了一些成功的体验。
一、在情感共鸣处寻求契合点下笔
刘思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动”方能“辞发”。新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流露自己的思绪,诉说自己的情思,展露自己的智慧,展开与文本与万物的心灵对话。1、寻求文本与心灵的契合点。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意义的获得,使得对话仅在认知层面上进行,难免枯燥与单调,无法与作者心灵之弦“和音”,就更谈不上对文本的深层开拓。因此,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善于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阅读中引领学生讨论、练笔。让他们在实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先让学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那份别样的爱,再让学生评价母亲的教子方式,而后播放背景音乐,老师则动情道:“同学们,我们也沐浴在母爱的光辉下,但我们却很少对母亲表达我们对她们的那份爱,甚至母亲为我们所做的我们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相信我们一定大有所悟,请你也拿起手中的笔捕捉生活中母爱闪光的瞬间,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来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爱。”这时,同学们的心都被感动了,他们或伏案疾笔或凝神沉思。此时,他们感受的练笔已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的负担,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心灵的自然“生成”。2、寻求文本和生活的契合点。
雷雅利曾经写道:“当一个人的思考有了足够的纵深,当一份感情渗透了全身心,表达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单从记忆与表达中练习语言技巧,他永远是个肤浅的读者,永远只能徘徊在语文的大门之外,甚至无法享有一个有趣的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地感受体悟,寻找与自己生活中的共鸣之处,从而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
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中,指导学生对文中父亲鼓励儿子下山的精彩片断进行感情朗读,并反复体味之后,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当你在碰到困难时,你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你读了此文之后的感悟。文本的感染,唤起学生生活的体验,他们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情绪高涨,体会深切,个个奋笔疾书……
二、在角色体验中寻求交融点下笔
布卢姆说:“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入情入境的角色体验,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宽大而合理的思维容量。他们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体验的深入而不断地变化。他们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感悟,使情感交融,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意愿,经验积累,个性体验的习作设计,拓宽空间。少了羁绊和约束,学生的主体体验更能充分彰显。
1、寻找角色和情感的交融点
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的角色,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可以使学生入情入理地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在情境体验中练笔,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尝试着设计了新的训练,让学生融入角色与文本之间做了一次情感交流,深有开启学生发散思维、打动学生心灵的感触。《斑羚飞渡》是一篇极其悲壮感人的散文。我在备课中反复诵读此文,每次都被斑羚种群那种最本质、最原始、最淳朴的自救自生精神感动得潸然泪下。镰刀头羊、老斑羚那种为了种群的生存,毫不畏惧、甘愿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较圆满地欣赏了《斑羚飞渡》一文的精妙之后,我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我给学生布置了书面作业,要求融入角色,以“这是一群——的斑羚”为题,想象斑羚在面临绝境时的对话,这时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一改往日作文的头痛惆怅,写起来神采飞扬,妙笔生花。由此看来,学生经过与角色的内在交流后,所产生的丰富联想和心灵震撼,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表现,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说教所不及。
2、寻求角色和体验的交融点
情感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与作家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亲身经历,去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脉博。如上朱自清的《背影》时,就让学生反复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恋,对父亲的举动的独到感受,正因为如此,他才写出了感人至深的佳作来。同时布置学生回家观察父母或爹奶的手、脚,或为他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后,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等。然后写一篇反映亲情的文章。
三、在弦外有音时寻求自由点下笔
萨特说:“作文就是自由的梦。”从中可见习作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智慧的生活,古人亦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作文的灵感,就要像把鸟儿放归山林,鱼儿放归海洋一样,放飞学生的自由。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注重诱发学生自主阅读,尽量拓宽学生的阅读窨。有空间才会有自由,有自由才会有学生自己的灵感,才会让学生直接地、整体地投入到“弦外有音、余意未尽”的过程中。
1、寻求留白和想象的自由点
好文章往往有意留出“空白”给人一种“字里乾坤天地宽”的感觉,它或含蓄,或简练或由于表达的需要,结尾处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教学中,我们应该教学生读出文章中的“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把未叙述完的故事,顺着情节的发展线索,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进行进行叙述或描写。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孔乙己》这一课,结尾写道:孔乙己好象确乎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课文并没有做明确的回答,这时可以请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猜测假如孔乙己还活着,他的生活现状。
在古诗教学或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对文章进行扩写。前个星期在教学《与朱元思书》
2、寻求理解和感悟的自由点
流畅的文笔,真挚的感情,源于对文本阅读的深刻感悟。课堂中,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后,教师如果不失时机地安排随文练笔,能促使学生对文章蕴意的的反思和语言的内化,从而拉动内需,达到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安塞腰鼓》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把安塞腰鼓写得气势磅礴。由于我们这里的孩子很少亲眼目睹过这样壮观的场面,难免感受不深。故针对此种情况,借助多媒体的图像烘托,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感悟文本。学生边欣赏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此时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看到的壮观场景,再与文本进行对比,看文本是如何把安塞腰鼓写得气势磅礴的。学生如此强烈的刺激下,对文本的写作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此刻再引导学生观看“千手观音”,让他们的感官自由地徜徉在优美的乐曲和美妙的舞姿中,使他们的感悟渐渐地丰满了,充盈了,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笔尖心情流淌……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堂小练笔正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法可写,有文可鉴,有情可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发现、模仿和创造的机会。
实践说明,把阅读和写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先读后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办法,从而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确实效果较好。它真正的架起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桥梁。理解运用相得益彰。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它也为学生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学生认为没有内容可写,一直是写的训练的一个难点。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突破了难点。最重要的一点,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微探 篇3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差异教学;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根据教师本身教学素质的不同和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素质差异,往往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应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初中英语知识,成为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也为今后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差异教学,首先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分析学生个人素质进行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帮助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相关的初中英语知识,达到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和自身的学习潜能,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对初中学生的个人课堂学习效率和最终的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多样化教学模式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概念分析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差异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素质、个人兴趣和典型的个人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差异性的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最终学习质量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教学要想实施差异性教学需要教师拥有极高的教学素养,同时还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特征,而后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学习方案的制订。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利用学生展现出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以此达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差异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学生层次差异分层
学生层次的差异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前提。由于班级中学生素质往往表现的不同,因此,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将学生分配在不同的学习小组当中。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标。
(二)学生学习目标差异分层
由于班级中学生的个人素质往往有所不同,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成长。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为其制定更加自由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扩大自身的英语知识面;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要为其制定背诵课文或者单词默写等任务,帮助这类学生在掌握基础英语知识之上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首先要帮助这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帮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学习方面进行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学习目标中不断提升。
三、现阶段差异性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差异性教学在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由于开展的小组学习模式,让大家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由于处在了小组制度管理的模式当中进行了个体化的差异性学习,因此,达到了培育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效果。学生在这种初中英语的学习环境当中,由于自身学习热情被触发,因此,始终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生在差异性的教学环境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初中英语教师看到学生对于初中英语不再抱着排斥的心理,自身也会更加投入到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更愿意为学生提供个人的指导并且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困难。
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差异性教学也有着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当中,某些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过于庞大,占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差异性教学进行的单一教学模式就显得较为无力,不能对学生进行更多时间的一对一辅导,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由于现阶段教学考核制度尚未发生改变,初中学生依旧受到了升学压力和考试带来的外界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不能冒险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的教育,而选择传统的千篇一律的知识传授,以求达到通过考试的效果。不但如此,初中英语的差异性教学也受到班级当中学生数量的影响,当班级中学生的数量过多时,教师往往分身乏术,难以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差异性的教学指导,教师难以将自身的管理引导作用发挥到极致。
四、结语
初中英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努力完成教育的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多样化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符合不同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能够发挥不同的效果。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是差异性教学,由于一个班级中学生本身的个人素质的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要求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差异性教学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初中英语教师在其中要充分调查和分析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人学习素质,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自身学习成效的进步标准。让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并且对学生进行正面和积极的鼓励,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更好地完成初中英语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玉婷.以任务型课堂为背景的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12):3-39.
[2]单巍巍.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2(6):234-235.
[3]严霞.“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4(20):52.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微探 篇4
一、 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
教师将一个单元的词汇分几次或集中一次进行讲解, 通过讲解拼读规则、划分音节和分析构词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新词汇;通过归纳、对比、分析和举例等方法讲解词的用法, 帮助学生记忆;用领读、翻译和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教师不能只注意到自己的教, 而没有适当的引申。
2.学生的学
学生在平时记忆词汇方面不得法。凡要记住单词, 则必然机械地抄写很多遍生词。在这种记忆中, 学生往往不去思考、观察和发现, 不讲究方法, 这种孤立的脱离了一定语境的记忆, 学生既记得辛苦, 效果又不理想, 更谈不上对词汇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他们往往一味地接受, 形成一种“虽记却记不久, 虽记却不会用”的不良趋势。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 总会有部分学生在词汇这一方面失分很多, 待老师讲解完后, 有学生就无奈地叹气道:我怎么就用错了呢?
二、 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1.利用实物、图片直观呈现词汇
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等手段, 教学既形象生动、易于被接受又节约时间, 同时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注意使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直观呈现法, 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词汇的长时间记忆。
2.用表演法教学单词
利用动作、声音等手段教学, 如教授run, throw, jump等词时, 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的人、物或肢体语言教授单词。举一例句并伴以动作, 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如教授shout, cry, scream, whisper等词时, 可以适当地利用声音来表达, 使学生辨别它们的不同。
3.比较教学法
对同义词、近义词、或“神似”或“貌似”的词组之间进行比较辨析, 这也是学习词汇的重要方法。比如:cost, take, spend, pay; trip, journey, travel; look at, see, watch等每一组词都“神似”, 但运用起来, 情景和方式并不一样。所以通过比较、辨析, 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 才能在适当情景选用适当字眼来表达。
4.利用构词法, 扩充词汇
构词法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方法, 如前缀和后缀。多数情况下, 前缀 (prefix) 改变词根的词义, 如happy快乐的, unhappy不快乐的, 后缀 (suffix) 改变词根的词性, 如success, n.成功;successful, adj.成功的。合成, 即两个单词合成一个新单词, 如play+ground=playground, police+man=policeman等。转换, 即一个单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和词性, 如right, adj.正确的, n.权利, 右边等。
5.利用归纳法
(1) 同类归纳:
如:属于运动项目的有:running, swimming, jumping, shooting, horse-riding等。
(2) 同音归纳:
如:know, no; way, weigh; where, wear
(3) 词语搭配:
如:used to do, be used to do, be used for, be used to doing, in use
6.在“游戏”中学词汇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体, 是组织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 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的途径。如单词接龙游戏:greenhouse-housework-workday-daytime-timetable等。
7.结合语境
人与人用语言交流的最基本单位是句子, 而不是单词。要想真正地掌握单词, 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可以实现。词汇与语境如食盐与汤肴, 食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 汤肴中因为有食盐才变得更加美味。同理, 词汇教学结合语境才具有生命力。
三、 词汇教学遵循的原则
1.遵循遗忘规律, “复现”巩固英语单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刚记住的材料, 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几天内不复现, 记忆将受到抑制, 甚至完全消失。因此, 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 克服遗忘现象。课堂上教单词时, 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 加深印象;课后练习中, 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造句或给出几个单词, 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编故事, 做到学以致用, 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词汇。
2.结合听说读, 会用是根本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要使学生乐于开口, 给学生提供更多动口、动手、多读、多听的机会, 让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 力求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如何让高一新生适应英语教学微探 篇5
一、拉近师生距离探索学习目的学生作为一个情感依赖的群体,在心理上更多的需要关爱与关心,校园生活又相对远离父母的关注。因此,把握好学生在情感上的需要,再加上教师的亲和力,学生在心理上更愿意贴近教师。
新学期伊始,带着几分新喜与紧张,我走进教室。第一节课要向学生灌输一些什么观念呢?这早已是准备充分,胸有成竹。我没有急切的传授英语的相关知识,而是娓娓的向学生们讲故事。“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于是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也”的学生们。称赞完了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么重要的功课?”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借题发挥,我也问班上的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班上一阵沉默之后,下面有学生嚷嚷说道:“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总是像海绵一样,挤挤总是有的”。我看见大家各抒己见,非常高兴。但是我借用这个小故事并不是想告诉他们这样的道理。我语重心肠的对学生说:“同学们请想想,如果事先不把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如果把这个鹅卵石比喻成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那么我们高中三年的目的也就很明确了,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我们可以以后再放,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这三年努力的方向,如果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人生不
能再像现在这样重头再来,分清主要的和次要的,珍惜现在拥有的”。看着同学们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觉得我的教学意义已达到了。
二、突破心理屏障培养学习习惯
作为高一的新生,有的同学初中基础较差,许多同学对学习没有信心,有少部分同学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坐在教室里。为了让学生尽快的适应校园生活和高中学习模式,我从第一节课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增强自信 排除万难
有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基础知识太差。为了增强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只要学生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的鼓励。对于那些基础太差的学生,我利用晚自习时间,拿着批改过的听写本,一个一个的谈话、输导,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用最大限度的方式鼓励学生不要轻易放弃。我在课堂上总是有意识无意识的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引用李阳疯狂英语成功的案例,我对学生说:“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是每一个人超越了自己就会变得伟大起来。学习英语很困难吗?我觉得没有攀登珠穆朗玛峰难,没有跨越英吉利海峡难。关健在于我们要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每一个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如果你咬紧牙关,克服一下就过去了;如果你面对困难就退缩了,那么困难就永远是一堵墙,摆在那儿永远都无法越过。就像有些同学,做阅读理解题,一看见那么多的英语单词,就完全丧失了信心,但只要你静下心来,慢慢的去感受英语的魅力,一次不行,再读第二次,直到把它征服为止。这样,你不仅仅是读完了一篇难读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你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在无形中培养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这样一举双得,有什么不好呢?”
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学好英语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只能是有利无害,于是从这一点上,我不断的鼓励学生学好英语。我语重心肠的对学生说:“英语这门学科,它只是一种语言,你学好了它,对于将来在工作中有非常大的用处。”我引用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同学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我说:“我以前的一些同学,由于高中没有学好英语,在工作中就遇到了麻烦。因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化的地球村,与外国企业打交道是常事,现在他们就常常向我感叹,要是当时听老师的话把英语学好了就好了。”
2、培养习惯 贵在坚持
英语这门学科知识点细碎,如果要形成一整套知识体系,笔记本可谓是功不可没。而且随堂的笔记不仅能够把课堂效率最大化,而且作为复习和查阅是最好的助手。因此,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是必要的。许多学生以为作了课堂笔记,听懂英语课,就完全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课后既不去复习,也不去整理。结果往往一做题,全然不知所措。为了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第二天的课堂随机抽背学生,有些偷懒的学生知道会受罚之后,逐渐的养成了课下温习的习惯。
但是高考英语词汇量大,虽然考试有范围,但是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需要大量词汇和短语。水滴石穿,平日的积累就显得极为必要。于是,除了课本上需要掌握的单词和短语,我鼓励学生从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中攫取一些常用的和常见的单词和短语抄录在笔记本上,利用课余时间去记忆,然后通过听写的方式来检查。我常常对同学们说,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过程,不是因为今天努力了,或者这一周努力了,就能立刻见效,它需要像跑马拉松一样的毅力和百米冲刺的激情。
三、反思教学师生成长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其实都离不开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的进步而高兴,因为学生的厌学而忧虑。教学成绩的成长,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结果。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步步为营。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在悄无声息的岁月中,培养了一种师生之间的默契。卢梭说得好:“只有作学生的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以满腔的热情来帮助学生,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搞好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一个关爱关心学生的老师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博学的老师能够得到学生更多的尊重与爱戴。
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同进也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教师也是一样。如何才能让自己在教学中更有说服力,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学生面前更有威信——学习和不断的反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
态,把课堂作为研究的实验室,把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进行重组,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才能适应新的变革,从容面对新的挑战,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微探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 畏难心理 分类推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作文在社会交际中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宽,产生的效益也越来越大,因此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然而作文却是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最感头痛的问题,因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浓,“谈文色变”现象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或一朝一夕的事,而要动大脑筋、花长时間,通过长期而艰苦的磨炼和殚精竭虑的思考才能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产生预期的理想效果。如何寻找?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把班级学生分成各种类型,然后通过“分类推进,全面提高”的策略来进行作文教学,并初见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优秀型:成功鼓励、引进竞争
在农村初中的教学班里,作文属优秀型的学生人数不多,一般只有三至五人不等。对于这类学生,我采用“成功鼓励”法和“引进竞争”法。首先,我身教言教,毛遂自荐,把自己中学或大学生时代所写的较为得意的日记和习作交给学生传阅,还给学生谈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过程、写作体会。告诉学生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分析生活,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就会产生写作的激情和欲望,写出有深意的作文或日记;还要求学生向魏书生的学生学习,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然后,我把学生中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及时公布在学习园地上,或让他们用手抄报的形式来自我“发表”,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共同欣赏,集体点评这些文章中的精彩之处。这样,不但使他们体会到写作的成功和喜悦,还有力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对写作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从而提高这类型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成为班级作文的领头羊。我在使用“成功鼓励”法的过程中,并不全在一个优秀型学生身上下工夫,而是面对优秀型中的一个小集体,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学生引入了竞争的行列之中,以促使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优良型:抓住心理,发现人才
作文优良型的学生在班内比优秀型的人稍多一些,作文长进的潜力较大,只因没有受到老师的重视而暂时未露头角而已。所以我在新学年初,便抓住学生都喜欢在新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交一篇自己以前的得意日记或写作文与教师做礼物,交朋友,以从中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作文“千里马”。此后,我便用培养优秀型学生的方法来激励他们写作,同样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指导他们涉猎一些健康的课外读物,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文比赛等活动,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同步提高。
语文老师要善于发现被埋没了的作文“千里马”。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培养,并利用 他们的进步和积极性来带动其他同学的作文,不能像无知的“饲马者”一样,面对着大有培养的人才面前而说没有人才可以培养。
三、中间型:引导阅读,开拓视野
作文中间型的学生占班级人数的比率较大,一般占一半以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想写好作文的欲望,但又担心写不好作文,不知怎么写好作文,在无计可施之时,作文时便往往拿作文书来“移植”,依赖心理十分严重,常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如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也同样吃力不讨好,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仿“我”的痕迹太重,没有一点创意。多数学生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教师下水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而且,作文中的语病还不少。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何在?调查研究表明:一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初一年级开始便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以便从中发现和吸取故事素材,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开始向课外读物里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我一面指导他们摘录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好的词语或名言警句、片断,一面引导他们学写日记,三言两语不嫌少,洋洋几百甚至几千字也不嫌多,只要能写,都会得到我的表扬,还组织他们进行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用放大镜来发现他们写作中的优点,并进行及时的表扬。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为此,我深深体会到:中间型学生写作教学的收效期较长,老师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才能成效显著。
四、低下型:爱心耐心,细心恒心
作文真正属于低下型的学生也不算多。这类学生,他们的作文基础太差,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 ,不知从何下手,即使勉强写了几句,也是文不对题、错字连篇,或无病呻吟。面对这类学生,我的办法是对他们实行爱心教育,耐心细心加恒心,鼓励鼓励再鼓励,帮助帮助再帮助。用显微镜去发现潜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小小的优点,只要他们肯写,肯把作文本交给老师看,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用放大镜去彰显他们的每点写作进步,只要作文中的错别字比原来少一两个,作文字数比原来多一两行,老师就会在他们的作文本上赞扬两句;与此同时,对他们的作文要进行面对面的批改。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作文低下型的学生也逐渐摆脱了作文的窘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如上的长期的努力,在近几年的期末统测中,我任教班级的作文成绩,在同年级中累累名列前茅,因而得到同事的青睐、领导的好评。
初中户外拓展教学课程微探 篇7
一、青少年户外拓展健身器械的教学课程
现今学校体育教学面临运动场地和器材严重匮乏和老旧、人均活动面积小等问题,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事实上, 器械教学课程即是针对青少年“运动恐惧症”, 为增强青少年体能体质而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锻炼器械融多功能于一体, 有效节约了场地, 集成攀、爬、滑、踩、转、荡、摇、走等多项锻炼功能, 它能同时容纳多人参与锻炼, 可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礼让等意识, 并促进学生情感交流。
实际教学反馈:我校现有专业厂家建造的青少年户外拓展健身器械一套。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攀、爬、钻、跨、翻、越等技术技能, 学生从单个动作到多个连贯动作的过渡, 从低处到高处落差的心理锻炼, 从慢速到较快速的速度提升, 从上下肢连续衔接用力等方面逐步练习。通过练习, 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尤其是学生的协调性、平衡能力、上下肢力量、小关节力量等都得到了发展;而在心理方面, 学生克服了一开始的胆怯、畏惧、恐高、怕摔, 逐步变得自信、勇敢, 乐于尝试锻炼;在德育方面则增强了学生伙伴间的相互协作、友好礼让精神。
二、平衡素质教学———走扁带
实际教学中, 该项目对场地要求比较简单, 主要考虑拉扁带的两端有合适距离并有可靠的承力点, 能承受扁带上一到两个人的重量, 树木、钢筋支柱等都是好的选择, 最好在草坪、树丛、沙地、运动塑胶场上开展, 并铺设适当的软垫子, 做好防护措施。
由于走扁带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在失衡时要迅速跳下, 因此在走扁带过程中尽量不要有他人靠近干扰, 在人多时应当让伙伴看守提醒, 尤其注意不要触摸扁带, 因为扁带瞬间被释放的弹力可能会导致意外。初练时可两人一组, 一位进行侧方保护与帮助, 协助同伴逐步掌握技巧和平衡要点。
具体练习从单脚站立到起步开始, 由易至难, 循序渐进。可在一端端点前约两米位置学习起步。例如左脚站地上, 右脚轻放上扁带, 不要用扁带上的右脚站起, 那样会因抖动无法控制。最好办法应是用站地的左脚发力蹬起, 瞬间站起, 使整个身体重心放在右脚站上扁带, 然后迅速调整重心并展开双臂或靠打开另一腿平衡身体, 单脚能稳定站立后就可以尝试迈出第一步了。
在走扁带锻炼中最常见的是掉落问题, 教学前必须考虑各种落地的意外情况。设备上对架设的高度与稳定;场地的平坦, 无杂物;保护垫的安置;保护与帮助的准确, 现场的干扰等都是保障该项目有效安全开展的必要条件。技术上在走扁摆荡太大, 不能控制时, 应主动跳下。
学生通过练习, 增强了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较强的挑战性也促使学生积极尝试, 能独自完成的喜悦感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总体来讲, 学生是喜欢这类拓展性锻炼项目的。
三、定向越野教学
定向越野作为一种新兴的户外拓展运动, 在世界各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参加定向运动除需要指北针和地图外, 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动项目。定向越野如今已由社会逐步向校园推广开展, 它是一项智力与体力并重的智慧型体育项目, 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还可以强健体魄。
实际教学反馈:教师的前期备课准备, 地图绘制、打标点安置、路线制定等工作量较大, 并且要尽可能地避免安全的发生。授课中教师讲明地图的识别, 指北针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锻炼, 逐步掌握使用地图、指北针、打卡器等器材, 并积极跑动逐步提升有氧耐力, 提高空间识别能力。在活动中, 学生不再讨厌或抵触简单枯燥的长跑活动, 因为锻炼形式的转变和趣味性的增强, 学生反而更喜欢通过跑动来参与“寻找游戏”。
校园定向跑课程的运动量可以从短距离至中距离再到长距离过渡;可以设置单人赛、双人赛、小组赛;从强度上可以是小区域的快速计时赛, 也可以是大区域的成绩赛 (看正确率) ;还能从平面场地过渡到不同楼层或台阶的立体场地,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场所进行活动, 逐步加大空间、方向的多样性、变化性, 丰富该项目的开展。
四、课程探微总结
青少年户外拓展是具有趣味性且适合青少年开展的一项运动, 它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它融合高、低不同的挑战元素, 青少年从中在个人和团队的层面, 都可透过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辅导的培训而得到提升。它强调青少年主动去探索、挑战, 解决了目前应试教育中青少年所表现出的体质下降、运动缺失、团队意识差、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等问题。同时, 它让青少年主动地去体会, 去解决问题, 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 青少年的体能体质得到了增强、心理受到了挑战, 思想得到了启发。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微探 篇8
一、紧握“好奇”这把探究的金钥匙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给学生“是什么”,很少会问学生“为什么”,这无形中消磨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阅读教学本应是学生、教师、课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一改往日的“满堂灌”,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会想去探个究竟。当一个从未谋面的文本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会对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期待心理,教师如果把握好这起始的机会,就能更好实现学生和文本的交流。
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教学方法可适时改变。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杨修一件件超乎常人的处事方法,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却被曹操杀了,这是为什么呢?好奇心促使学生期待了解杨修真正的死因,然后再让学生默读全文,复述故事,等杨修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清晰,急于进一步认识这个人物的心理形成后,最后让学生通过一件件事品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至此,学生沉浸在杨修死因的探索中。整个教学流程都以学生的期待心理为契机设置问题,既注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借助多元探究延伸思考空间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人生阅历不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情况。可事实是文章作者的意图往往只具有一个特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独特感受,兼顾学生的种种差异,鼓励他们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理解,并设置探究性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读书可以让我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因此,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调动自身的经验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章作者的一个对话过程,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会增添一种亲切感。可以这样想象:假如我们站在了作者面前与他对话,那么,在准确解读出作者的思想之外,如果能与他交谈对其作品的感悟,一定更能激起双方心灵的火花。何况,每篇文章本来就留下了很多的“空白”,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
三、通过比较分析实现探究迁移
教学中,教师要一直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首次接触的知识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而类似的文章则要学会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实现学生探究目光的跨课跳跃,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便是比较阅读。即运用学到的方法将与所学课文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水平。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 篇9
新《课改》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然而, 在现实教学中, 因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不当, 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当做法。
1. 对于传统一刀切, 否定一切传统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精神下, 存在着过分偏向课改精神, 对于传统一刀切, 传统的教学方法似乎成为了一种包袱, 唯恐弃之不及。有些教师认为听别人讲一两节示范课、听一两次培训, 就掌握了课改精神, 不学习相关理论, 不研究新课教改精神实质, 进而否定一切传统教学方法。无论什么课都让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基本上不能体现, 甚至认为用传统教学方法就等于不成功。在实质上, 这是对课改精神的背离, 因为新课改的精神在于创新, 需要对传统扬弃, 而非否定一切。
2. 不注重学法指导, 变自主学习为自由学习。
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然而, 在实践中, 存在着变自主为自由、视主体自觉为自由放任的现象。例如, 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整节课让学生看书、讨论、互相提问, 教师却过少讲授或参与。结果往往不言而喻, 真正思考、探究的学生不多, 大多数在说笑、看热闹。
3. 对学生评价不当。
作为“以人为本”的新课改, 其在情调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实施自主学习的同时, 应给予情感关注, 适时运用评价功能, 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但需要指出的是,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 评价应该实事求是。然而, 在实践中, 有些教师评价不够客观, 对教学中无论学生表现好坏, 结果对错与否均给予鼓掌鼓励。相反, 对于暴露的问题则不给予披露与指导, 这实则成为一种对学生的吹捧, 与新课改精神是违背的。
二、如何践行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课改》对数学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的强调赋予了数学教育更高、更新的教育地位, 这也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 初中数学教学, 应以《课改》为指导, 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深入饯行《课改》精神。在实际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因“人”制宜,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中, 应首先改变对学生地位的认识, 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观念, 确立数学学科在教人、育人中的工具性与价值性。针对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际, 转变现有的师生互动关系, 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改变传统教学重教轻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陋习, 同时注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兴趣的激发。
要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关系。传统教学中, 初中数学教学通常是先复习、再学习新知识, 走的是“讲、练、评、总结”的路子,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生互动关系, 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仍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觉得数学的枯燥无味, 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理念下, 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 充分发挥在学生知识学习中的启发、教育、引导作用。
同时, 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要因“人”制宜, 联系学生事情有效教学。针对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差、学生学习层次化的实际, 要通过总结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实施教学。在考虑多数人实际的基础上, 突出少数差等生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 合理把握教学的梯度、坡度,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知识加工、内化, 做到“基础好的有所学, 基础差的不灰心”, 真正实现新课标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2. 转变教学方法, 促使学生找准兴趣“坐标”,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有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传统教学往往重教轻学, 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教法束缚了学生的自觉性, 学生兴趣得不到激发, 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性也不够, 这显然与当前的课程标准要求相违背。
新课改要求“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序”, 应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建构性学习的转变, 从局限于学科内部来学习数学向更多地联系数学的外部的转变。为此, 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找准自身的兴趣“坐标”, 通过兴趣的激发来实现。因此, 在此过程中, 应从教学方法上找路子,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找寻与激发。
在教学实践中, 一方面, 应做到教学与实践相融合, 联系生活有效教学, 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应大胆引进和采用诸如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 注重数学逻辑与思想的传授, 以启发、引导学生。
3.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课改》“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肯定知识获取的同时, 更加注重人的情感、能力的培养, 更加注重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由此, 本质上它赋予了初中数学教学传授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 这给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与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针对以往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教学环境的缺陷,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大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将数学知识“变抽象为直观”, 提供充分的图形支持、操作示范, 以启迪学生思维。同时, 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提升学生的素质。
总之, 《课改》从宏观层面给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部分, 初中数学教学在理解《课改》理念下, 应重在饯行之。
参考文献
[1]梁岩.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5, (2) .
初中英语教学微探 篇10
一、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1)主观情绪引导.情绪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教者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往往会让学生情绪压抑,阻碍信息输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影响学生的情绪.(2)学习环境创设.可在教室布置上作思考.可以设计“益智角”“荣誉角”“展示角”.“展示角”展示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小制作、学习心得等.
二、深入分析预设学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资源开发的客体和对象.预设建立在深入分析基础之上,这其中包括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认知水平、课前准备程度、自主学习方式以及解题可能性错误的预见分析.例如,讲解方程“x/0.7-(0.17-0.2x)/0.03=1”之前,考虑到部分学生会对“分式”与“等式”“基本性质”的概念产生混淆,教师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练习,避免解题时出现错误.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1. 运用多媒体辅助.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创设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教学《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一课时,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其展开过程,有效化解传统教学的难点.演示过程中,用鼠标轻轻拖动“一点”,图形的形状随之改变.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原图形与侧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2. 强化变式训练.
实践表明,变式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对于数学中考复习也有帮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例题变式教学为例.
原题: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当自变量x=3时,函数值y=1;当x=1时,函数值y=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3:经过点(3,1),且平行于直线y=x-3;
变式4:平行于直线y=x-3,且截距是4.
四个变式涵盖了“两点式”“一点截距式”“一点平行式”“平行截距式”四种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类型.通过一系列变式,使学生充分掌握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所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3. 动手操作.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教版教材各章中设置了“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板块,真正实现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与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目标,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按照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顺序,可排列出“AAA”“AAS”“ASA”等几种可能性,但对于哪种可能性符合全等条件,仅凭教者的语言难以讲清.如探究“ASS”的可能性,可让学生针对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见下图)亲自动手检验,提出疑问,实践验证,并尝试和圆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复杂问题呈现条理性.
又如,教学实践活动“1粒米的广告”.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首先提出“13亿粒米空间有多少?”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自行设计活动探究方案.实践时,学生有的独立研究,有的小组合作,有的以重量多少来体验,有的以体积大小来感受,有的用量杯先测量体积后再估算,有的用天平先测重量后再估算.
四、注重评价与反思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设计的“数学活动评价表”,着重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避免了评价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活动主题、组织形式、活动过程、结果及分析、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例如,通过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与性质的探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的反思:(1)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是什么?有何性质?(2)我们是怎样研究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与性质的?(3)从函数图像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