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学网 作文推荐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精选14篇(推荐)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精选14篇(推荐)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精选14篇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一篇

“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还记我三年前从家乡南昌搬到了此时我在的城市:杭州,但毕竟家乡对我来说的定义是从小到大脑海中的记忆最深处,那便一定是南昌。

南昌,一座古老的城市;南昌,一做精彩的城市;南昌,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挥之不去的身影便是那重建过得八一广场了……

那是一年盛夏,“八一广场今天刚修好,去不去看!”奶奶笑着对我说,我一听这消息,从沙发上直接蹦起来“好好!”对着奶奶激动地说道。等到夜幕降临,我们踏上了去八一广场的路,对于南昌人民来说,八一广场可谓是老南昌心目中的一座里程碑了,明清时期,该地域是顺化门外的护城河和沼泽地。从那时开始便不断翻新,前前后后算去有四次之多了。听爸爸说,他小时候还在八一广场上睡过呢!在他那时候,八一广场是只有四块大草坪,中间矗立着一座高耸威严的八一纪念碑。恰好那年也是盛夏……

“哇塞!这么多人!都是来看八一广场的吗?”我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到了,车辆纷纷停在路边,亮起了红灯,被堵的水泄不通的路上,响着一声又一声的喇叭,尽管市区并不让鸣笛,但人们为了赶上八一广场的开幕仪式,纷纷不顾任何惩罚,只为能看一眼那八一广场的开幕。我和奶奶也下车开始跟随人群走路。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响起,广场上的人们的声音汇成一片歌海,随着庄重的国歌,喷泉表演开始了,音乐喷泉在金水桥两旁河床铺排各种造型的喷头,高低起伏的喷泉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黄河颂》、《咱们工人有力量》、《咱当兵的人》、《为了谁》、《走进新时代》等歌曲组合成水舞歌飞、色彩斑斓的视听景观,直至演出最高点!

每个人都怀揣着一颗激动之心。八一广场的象征·题词位于升旗台北侧,汉白玉镌刻着xxx爷爷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它突出了南昌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升旗台的南侧,与之相对称的汉白玉镌刻着xxx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南昌来说,它反映了井冈山道路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军史石刻位于广场南部直通升旗台的中轴线上,铺设了一条49米长4。9米宽,由透明玻璃构成的步行道。步行道下面用三十二块汉白玉的精美镌刻,展示了解放军的成长史,时间从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至2003年“神舟”五号升天。

那场活动,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直至现在,虽然我人在杭州,但是我依旧想念在南昌的生活,“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是我心中一直有的疑问,但现在我想清了,其实人的一生需要漂泊很多地方,为了求学,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但自己的家乡还是一直在我们的心中,家乡是自己的本,不忘本,其实是我们漂泊起始的初心。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二篇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区域,每一座城市都有各自的方言,这些方言都承载了个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而常州的方言又承载了怎样有趣的历史和文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终于知道了常州方言的历史。那是在中原地区文献记载中的语言材料表明。夏商以后至周代,常州地区的土著居民属于百越民族,有着与中原居民迥然不同的文化。尽管当时常州所处的江南地域,对于中原来说,仍属荒蛮的化外之地,经常是多个部族集体向南迁移殖民。于是,在江南就出现了双语现象。大多数居民说土越话,即土语。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慢慢的形成了现在的常州话。

现在的常州话有趣极了,有的还带一点儿俏皮。如“白相”是玩耍的意思,与白、相两词的原意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呢!如:“发欠”是发脾气的意思,“收骨头”是严格管理、上规矩的意思……常州话是不是很有趣呢?还有呢!做客时,常州人说你“体面”,不是说你穿着像样,而是说你漂亮,如果说你“老成”,不是说你老练成熟,而是说你老实。

经过我的一段解说之后,你是不是更加了解常州方言了呢?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三篇

我的家乡高邮在长*中下游地区,主要讲*淮方言,其方言独特、风趣,下面我来简单介绍几个词语。

如果某人做事很认真,通常被说成做事“板扎”,在《现代汉语词典》等字典、辞书中,有“板实”“板正”等词,未见“板扎”,而*淮一带方言中“板扎”一词却经常用到。它是指一个人生活、做事有条理、实在。“板扎”还可以用“abb”式、“aabb”式重叠,即“板扎扎”“板板扎扎”。重叠以后更增加了“板扎”的分量以及喜爱的感**。

与“板扎”同义的还有“一当”,这也是*淮一带的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一当”如果拆开来讲:一,全、都;当,合适、适宜。“一当”是指一个人生活有条理、有规律、有良好的习惯,从不乱来;还可以说成“一一当当”、“一而当之”等。

如果看到“胞”这个字,大部分人肯定不认得,它读chi,但是如果提到“胞鱼”这两个字,*淮人肯定就都明白了,“胞鱼”也就是将鱼剖肚去肠,很久以前可以将杀人、杀鸡、宰羊、杀猪、宰牛都叫作“胞”,如果现在引用,那就被认为是大笑话了,在今天,“胞”的对象仅限于鱼。

在*淮方言中有一句话叫“溜溜胡子溜溜转”,这句话是在形象地描述一个人在吹嘘自己或在行使着某种骗术,他说得天花乱坠,胡子不停地转动,也想支配别人跟着不停转动。这种人通常见利而舍义,为了利,他们行骗的过程常常是:胡乱编造,拿东说西,糊弄欺骗。当你意识到一个人像是个“溜溜转”的人,应该同他保持距离,以免被他欺骗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淮方言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这类词语。比如,“老距”是形容能手、有高超技艺的人;“夯”形容言语举止无度、傻里傻气、粗鲁莽撞的人;“搭浆”意为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嗯那”一般用来答应、允许;“?”表示过咸,还有“很”的意思,如果有人说“这菜?咸?咸的”,也就是很咸很咸的意思。

*淮的方言说起来不仅乐趣很多,而且还有其历史文化含义。我们作为*淮人不仅要会说,还要多去了解其中的含义。愿家乡话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风采!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四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题记

我们伟大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我们国家南北的气候相差很大,方言也千差万别。我出生在江苏,祖籍是福建。爷爷奶奶生活在广东。福建和广东的方言和普通话相差十万八千里。

去年暑假,我与爷爷一起回福建老家。到老家的第二天,我就与爷爷去游乐园玩。

玩到下午,我们在一个小店里喝茶。我感到十分无聊,便缠着爷爷便教了我说家乡话。

“你知道‘吼呗’是什么意思吗?”爷爷问我。简单,不就是后背吗。爷爷说:“不对,‘吼呗’的意思是头发”。啊,这和普通话的差别也太大了!

爷爷又说那你知道“公鸡”和“母鸡”分别是什么意思吗?公鸡、母鸡还能是什么呀?不就是家禽吗?爷爷笑着说:“不对,‘公鸡’的意思是工资;‘母鸡’的意思是我不知道”。啊?这太有趣了!爷爷又说:“那你猜猜“雷公鸡我母鸡”是什么?”我说“这不简单吗?就是:雷公公家有一只母鸡”。爷爷说:“不对不对,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工资我不知道”。我听了,哈哈大笑,肚子都笑疼了!

爷爷又教我“卡门”是睡觉。“些喷”是吃饭。我的天呀!这要是是猜意思,你就是脑袋想破了,也猜不到呀!

其实,方言也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财产。学习一些方言,了解一些地域的文化。不仅有趣,也能长很多见识。

生活中,到处都有学问。社会上,处处都是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无限乐趣!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五篇

红彤彤的晚霞,在天空中弥漫着,映衬着黄灿灿的夕阳。晚风轻轻地拂过,吹打着柳叶,就像长长的头发飘扬着。

我的家乡虽无城市那样繁荣,但却无比的美丽。远望是群山连绵不断,近看是溪流缓缓的流淌。远处有一片森林耸立着,那里树木非常多,远看如海,近看无边。这里的每户人家,日子都过得十分幸福,周围到处山山水水,景色优美,人们每天都能欣赏这风光。门前的一条小河,非常干净,就像一面未磨过的镜子一样。小时候常常去河边游泳,感受那河水的清凉。这河中的小鱼儿,自然就肥美。这儿的鱼十分壮大,就连这儿的一条普通的鱼,它的体型宽阔,鱼头很大,就这么一条鱼都有两三公斤了呢!这与肉也很好吃,十分的入胃。

这儿的特产可是众多。比如:臭豆腐、鱼干、腊肠……都是很有特色的。我们先来说说臭豆腐,这臭豆腐虽然闻起来很臭,但吃起来十分美味,再沾上一些资质的酱料,这可就更加美味了,你肯定会深深的爱上它的。还有鱼干,它也是这儿的特产,预感我们许多地方都有,但那都没有我们这儿的好吃,我们这儿就安昌古镇的鱼干就十分的好吃了。那儿的厨师都是手法很熟的,这味儿才正宗呢。大家都知道,在过年的时候,都是要吃着腊肠的,他有许多传统历史,几乎我们这儿的家家户户都要做腊肠的。他就像包饺子一样,将一些剁好的肥肉都装在一条长长的薄膜里。尝完后,就知道它的味道如何了。

家乡里有好多美丽的风景、美味的特产,美好的居住环境。所有这些,都让我非常自豪。的确,我自豪我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土地上。如果我是一只百灵鸟,我就会为家乡唱一首歌,来表达我对家乡的喜爱;如果我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就会为我的家乡作一首无比美丽的诗送给它;如果我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我就会付出我那一份力量,来保卫我的家乡。

假如我长大以后成就了自己将来的理想,我就会很自豪地告诉别的同事们,我的家乡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

在我心目中,家乡不但是我出生的地方,还是对与我来说最熟悉的地方。哪儿拥有着我的童年的趣事,那儿就像我的亲人一样亲切,它时刻在欢迎着我的到来。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六篇

中国有很多不同的地区,而每个地区都有属于它的方言。我来自“江南风光无限好”的常州,这是个美丽的城市,街坊邻居,非常和谐。而且我发现,如果大家用本地方言聊天,人们之间的关系就又拉近了不少。我就出生在一个经常用家乡话聊天的家庭,所以,我很熟悉并会说一些家乡话。在一次旅行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家乡话能使同一家乡人亲切的用处。

那次,我和姑姑还有哥哥去浙江旅游,那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城市,而同去旅行的也没什么常州人。我们一路上感到有些压抑,没有像平时出去玩时到处聊天,仿佛xxx遍地是好友xxx。可能是没有多少同乡人吧!这时,偶然间听到一个阿姨带着一些常州话的韵味问我们:xxx你们是哪儿人?”姑姑也听出了她的常州话,说:“我们是常州的。”那个阿姨听后,开心地说:“真巧!我也是常州的呀!”我们开心极了,这时的我感到没有那么压抑了,我想:果然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呀!常州话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步。后面的每一天,我们都玩得很开心,感觉认识了一个自己家乡的人,这里也是一个旅游胜地,不像刚来时那么郁闷了。

这次的旅行,也让我想了许多,长大以后,我将离开家,也许会去异国他乡,也许会去不想去但不得不去的其他地方,也许会自己拼搏,也许会离开家四处闯荡。也许会快乐,也许会伤心,也许会失意,也许会……有许多也许,但我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这个,没有也许!

我的家乡话让我在这次旅行中认识了一个阿姨,让我想了许多。让我在一个陌生环境中忘记忧愁。

我爱我的城市,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乡话!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七篇

杭州,一个从古至今不断被人赞颂的南方小城,《太平歌词》中《游西湖》道“四方景致观不透,那天下美景数这杭州。山又青来水又秀,真好似金山竹影几千秋。”

以西湖美景闻名世界,如今成为许多人向往的旅游城市。小时候爷爷经常骑着自行车,后座带着我,到西湖边去,植物园,花圃,以及每个小朋友喜爱的动物园。西湖可以逛整整一天,后来徒步绕西湖一圈,自己学会了骑车,独自骑行也去过不少地方。有关西湖的佳话,从夏天荷花满塘,冬天断桥残雪,到白、许二人的故事,围绕西湖开展的话题不少。

其实作为杭州人的我是很幸福的,杭州的标志——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步行出门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可能。出门只带手机也是杭州人的专属。随处可见的收付款二维码,疫情时的绿码,都是作为杭州人特有的标志。

身为杭州人,既是骄傲,也是职责。从小就教导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听取习xxx的话,将原有的好的资源——绿水青山,变成我们真正的金山银山。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八篇

我的家乡景色宜人,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我的家乡有三条大河,分别是虞河、白浪河、张面河。白浪河两岸鸟语花香,是人们的幸福天堂,虞河河水波光粼粼,让人仿佛置身于星海之中,回味无穷。再说张面河,春天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让你总想在那里多玩一会儿。

家乡的美食丰富无比。“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这说的就是潍坊迷人的萝卜,口感鲜美,香脆可口,让人陶醉不已。潍坊和乐也大名鼎鼎,别看和乐只是一碗普通的面,但和乐寓意深远——和和乐乐,幸福美满。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潍坊的风筝广场独具特色,是潍坊的地标性场所。每到夜晚广场中央的喷泉开放了,那时的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风筝工艺源远流长,作为风筝的故乡,潍坊更是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四月二十日,一年一度的世界风筝节就会在我的家乡如期举行,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们就会相聚这里。每到这时,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风筝们就会翱翔在潍坊的蓝天上,成为潍坊最靓丽的风景。

潍坊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爱我的家乡!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九篇

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的地方我们叫它家乡,家乡说的话叫做家乡话。但是,现在,说家乡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说普通话的人却越来越多,甚至有些爷爷奶奶也开始说起普通话来了!

我来自常州,按道理应该会说得一口非常好的常州话,但因为在学校里说的全是普通话,常州话就渐渐理离我疏远了。爸爸说:“一个常州人却不会说常州话,那就不算是常州人。你一定要好好学学常州话呀!”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决心要学好常州话。

一天,我在房间里看着电视,突然听到了一句地道的常州话,这使我心里一阵欢喜,心想:这么地道的常州话是谁说的呀?如果我也能说地这么好,那该多自豪呀!我推开房门一看,喔,原来是爷爷来了!我问爷爷能不能教我说常州话,爷爷笑着说:“好佬喂,你真佬要学地啊?”我用力点点头。虽然我不会说,但至少我听得懂常州话。爷爷笑着说:“各嘛,我开始搞了,头一个,弄堂。”弄堂?好奇怪的词语喔!我心想。“下一个,细猫。”细猫?不是小猫吗?怎么变成了细猫?真是搞不懂!我又想。

后来,我把学的常州话说给爸爸妈妈听。我说:“细猫。”爸爸妈妈先是一愣,随后而来的,就是一阵哈哈大笑的声音。我问:“你们笑什么?我说错了吗?”妈妈说:“第一次听你说常州话,很开心,但是“细”在这儿不读si而读xi,所以……哈哈哈哈……”“看来,我还是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行啊!”我暗暗下定决心说。

虽然,现在这普通话成了全国通用语言,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话啊!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十篇

重庆城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雨轻雾重,又号“雾都”。但若抛开这些称号,方言则成了重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重庆方言以直白易懂,灵活多样,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而着称。使语言交流不但幽默风趣,而且含蓄生动,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魅力。

“掐没得。”一阵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我回头一瞧,原来是表弟,我连忙回答:“摸掐,屋头来客老,喊我买酒。不忙摆老,我还会切嘞。”咚咚咚,一阵短促的敲门声。“开起累,你个傻娃,我忙得很,莫添乱老。”妈妈像开枪打子弹一般说到。我敢忙进屋,把酒放在了桌上,只见小姑她们都在为这顿团圆饭忙活着。我趁着大家都在忙活,偷偷躲在阳台吃薯片,可真是浮生偷得半日闲。谁知被妹妹发现了,她大声吼道:“你个撇娃。”但被我及时阻止,可是牺牲了我的薯片。我失落的回到客厅,唉声叹气的,忽然,我眼前一亮,深深地被桌上的红烧排骨吸引了。

我最喜欢吃独食了,还没等开饭,我就开始享受美味了……

不知妈妈什么时候出现了,结果可想而知了。父母们正边吃边摆龙门阵时,妹妹突然哭了起来,妈妈破口大骂:“仙人板板,你在干哈子”。妹妹正哭得起劲时,突然转身夹了一块红烧排骨,这让大家很意外,开始是一愣,后来便狂笑不止——本来大家不知她如何收场,没想到……正当我笑得合不拢嘴时,小姑喊道:“不行老,我要包席老,

你妹妹恩是小娃儿,上一刻说的,累一刻都变卦老。”我开始还不解的望望妈妈,但我很快恍然大悟。给大家透露一下,其实包席就是喷饭啦!

关于重庆方言,我记得一个恨有趣的笑话,其实这个笑话就是与“开枪”有关,你可别惊讶,这个开枪可不是真的开枪,只是重庆人所说的说话。其实每个地区的方言都是一张无形的名片,它会让大家的生活更融洽,更和谐。俗话说一方一俗,其实就是造就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原因。重庆方言不仅诙谐幽默,又具有浓厚的麻辣风味,就像重庆人的性格一般,火辣又奔放。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十一篇

我的家乡叫丽水。她有一种方言,叫丽水话。我喜欢讲它,喜欢听它,因为听到一声声丽水话,就感到无比的亲切。

每天上学路上,我会听见有人在用着家乡话或打电话或攀谈聊天。每次听见有人讲丽水话,不管认不认识他们,我都要站在他们旁边多停留一会儿。因为,站在那儿,我仿佛听见了家乡的亲切。

在家里,无论干什么,大人们都说丽水话,仿佛是受制于一种魔咒似的,不说丽水话就浑身不自在。有时大人们讲什么,叽哩呱啦叽哩呱啦的,像魔法师念咒语,我虽不能都听懂,但就愿意静静地听着。

很小的时候,我记得母亲教我学丽水话,用一个字一个字特别重地教。我那时一点也听不懂,便“嗯嗯嗯”地点头。那个时候,我就发誓一定要把它学好,因为这样就可以听懂大人们之间的对话了。

我不用自个儿学,因为有“老师”教。小的时候,外婆喂我饭吃,一边喂一边讲丽水话,在吃的过程中学习方言,让我有了进步许多。我现在开始能听懂大人们之间的讲话了,可我还是说不太多,所以我还得再学习。

知道我为什么要想学习吗?因为丽水话讲出来,有一种自信的感觉,一种丽水人的自豪,一种让人崇拜的感觉。

家乡的方言啊,虽然我不能让所有人都使用你,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不能让大家一代一代地传承你,但我无论如何都爱你!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十二篇

我是湖南人,但两岁时就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浙江桐乡。从小我接触的是桐乡人,出门听到的是桐乡话。我刚来桐乡时,姐姐四岁,为了让姐姐更快适应这里的幼儿园,就是在家里,爸爸妈妈也很少说家乡话,说的最多的是普通话。所以,从小我就不会说家乡话,连听也听不懂。每次回老家或爷爷奶奶来桐乡,我和爷爷奶奶交流时,都需要爸爸妈妈来翻译。

今年春节,爷爷奶奶到桐乡来了。

“服良,服恒的孩子不见了。”早上,我还在吃早饭,奶奶走了过来,看上去还挺着急的样子。奶奶的话听得我愣住了。“服良”是爸爸的名字“胡良”,“服恒”是我的名字“胡恒”,这个我听得懂。奶奶每次打电话都这样叫的。但是“服恒的孩子”是什么?我才十岁,哪有孩子呀。

“奶奶说你的鞋子不见了。”爸爸见我一脸惊讶,跟我说。哈哈!原来奶奶说的“孩子”是鞋子呀!

中午时,奶奶说:“恰翻哒!”姐姐说:“奶奶在喊吃饭了。‘恰翻哒’就是吃饭了。”“那‘吃好了’怎么说呀?”我觉得湖南话太好玩了,忍不住又问了一句。“恰刮丁猫。”“恰刮丁猫?哈哈哈——这算什么话!”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家乡话真是太好玩了。午饭过后,我缠着爸爸要他教我说湖南话。“拿嘀有一锅宁。”爸爸指着窗外说。呃,这是啥玩意儿呀?我顿时疑惑了,忙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原来啊,这是在说那里有一个人!然后爸爸又指着一杯过期的牛奶:“个是旧年子几个。”我又问这是什么意思,爸爸回答道:“这是去年的。”哈哈哈,太逗了!

现在,我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慢慢的,也学会了一些湖南话,比如:“包裹上有一个锅锅。”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十三篇

“诶,好好好,慢着点儿的……”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听到文登方言,一种朴实的亲切感扑面而来。这,是我的家乡话,也是最亲切最熟悉的语言之一。每当这些方言萦绕在耳畔,心中的热爱便一次又一次油然而生。

文登这座小城,着实不大,但有亭台楼阁的朦胧烟雨,转角长廊的淡淡回风,更有文化中引人注目的特色方言,成为摇曳在心头永不散去的记忆。

印象中第一次仔细听文登话是街坊邻居的问候:“你是没吃晌?”“诶,吃了。”随后便是一阵攀谈。当时不解风情的我扑哧笑了,这是什么话?从音调到节奏都是那么“土味”,但“土味”之中还有那么一点让我热爱的风情和热情。

自那以后,“土味”方言彻底进入了我的生活。某个周末,我路过一家路边摊,那上面插着的糖葫芦一个个又大又红,表面镀上的糖在阳光下几乎反光,当真像是冰塔!我刚准备过去,瞟见卖糖葫芦的老人——皮肤黝黑粗糙,脸上手上的褶皱像是没被熨烫过的衣服,我不禁怀疑他的可信度。我悻悻地被食欲驱赶过去。“多少钱?”我盯着他的眼睛。“俺这也不贵,小姑娘要几根?反正一根三块,两根五块!”说完,朴实的笑容浮现在他脸上。

不知为何,从他发声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好像突然有了着落,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本心中的这样那样的担忧全部消失了,那一刻,我才知道,家乡话在我心里已经生根发芽了,我对它的热爱早已萌动。

后来,当我在外旅游时,听到家乡话,听到这“土味”的文登方言,便像回了家似的,那种熟悉感是其他事物如何都换不回来的啊!

文登方言可能并不闻名于世,但这也是文化的一大重要部分,是成百上千年历史的沉淀。纵使“土味”,里面包含的也是文登人民的热情好客,我爱这“土味”方言。

无论何时何地,希望文登方言能真正扎根于我心底,能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对它始终保持一颗炽热的心。今天你问候“吃了么?”了吗?

学说家乡话的作文 第十四篇

一觉醒来,我的心情就格外兴奋,因为今天是十月一日,是我们的国庆,也是中秋,更是可以回家的日子。

收拾好准备带回老家的礼物,我们自驾出发。我把《我和我的祖国》设置成单曲循环,轻松的旋律给我们一路的好心情。快到了,车窗外居然也是同一首歌声飘入了我的耳朵,原来是村里的广播,真是应景。

到家一下车,就看到正向我们打招呼,眉开眼笑的外婆,拉着我的手就往里走:“饭菜都好了,就等你们!”

吃完午饭,邻居过来招呼我们去采他们今年新移种的南湖菱。

我们拿上篮子,穿过村边的稻田,秋天了,半熟的稻谷迎着风摇晃着,沉甸甸,再过些天,估计就要把田野染成金色了吧。一路上,妈妈也趁机给我普及了南湖菱的知识。

何为南湖菱?南湖菱是一种生长在嘉兴南湖的菱角,圆滚滚,没有角。和其他地方种植的菱相比,口感爽脆,特别清甜,是当地很有名的特产。妈妈还说,老家一带流传着一种说法:南湖菱不能离开南湖,一旦离开,移种到其他水域就会长出角来,而且味道也会变得不一样。我特别好奇,那么这次我们要去采的南湖菱,已经不是种在南湖里了,会不会真的跟妈妈说的那样,会长出角来?

我们到了水塘边,翻起一株菱,藏在菱叶下面的,是两颗圆滚滚的菱,菱的两侧,各有一只小小的角,是不是巧合啊?

我继续寻找菱角,但采到的大部分都是有角的。看来,南湖菱离开南湖真的会长角啊!

晚上,我们把采到的菱角煮熟,一部分留着做菜,一部分就当做零食。

吃着香糯的菱角,想起妈妈白天跟我说的话,一下子感触良多。离开南湖的南湖菱,就会长出角来,人,又何尝不是?离开了家乡,我们就会长出思念的“角”。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告别了从小吃习惯了的味道,背井离乡,谁又能不想念!过年过节,我们总是想着要回一趟老家,其中有着对家乡的思恋,对亲人的念想,还有就是嘴馋家里饭菜的味道。

我和我的家乡,就像那南湖菱和南湖里的水,真的难以忍受长久的别离。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