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学网 作文推荐 奥曲肽和乌司他(集锦)-奥曲肽和什么药相似

奥曲肽和乌司他(集锦)-奥曲肽和什么药相似

奥曲肽和乌司他

奥曲肽和乌司他(精选四篇)

奥曲肽和乌司他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拟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草案) 诊断标准》, 将5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7例) 和对照组 (27例) , 其中男21例, 女33例, 年龄21~77岁, 平均年龄 (44.3±3.6) 岁, 病因为暴饮暴食者9例, 胆道疾病者23例, 大量饮酒者17例, 不明原因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比较意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治疗, 能较快缓解全身状况, 包括禁食、给胃肠减压、补液、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感染、抗炎及对症、解痉止痛等。对照组加0.1mg奥曲肽治疗, 皮下注射, 每8h给药1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乌司他丁治疗, 10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2h, 1次/d, 1个疗程为7天, 然后评价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1)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等; (2) 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消失、腹肌紧张等主要体征消失; (3) 各项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血、尿淀粉酶也恢复正常。

1.4 疗效评价

(1) 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血、尿淀粉酶正常, 彩超或胰腺CT检查正常, 并发症得到治疗, 恢复正常饮食; (2) 显效:3天内观察指标缓解或恢复正常; (3) 有效:4~7天内观察指标缓解或恢复; (4) 无效:7天内上述观察指标没有一项缓解甚至死亡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统计分析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7天治疗身体均有显著恢复, 严重副反应基本没有, 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 对照组有效率为74.07%, 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 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n)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以各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 进而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目前的研究表明, 其发病和消化酶活性物质的病理生理作用密切相关。磷脂酶A2:分解细胞膜的磷脂产生溶血卵磷脂和溶血脑磷脂, 导致胰腺组织坏死和溶血。弹力蛋白酶:分解血管壁的弹性纤维, 胰腺出血和血栓形成。脂肪酶:参与胰腺及周围组织脂肪坏死、液化。激肽释放酶:激肽酶原变成激肽和缓激肽, 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 引起微循环障碍和休克。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胰腺血液循环障碍, 多脏器损害。本病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为中上腹钝痛、刀割痛、钻痛和绞痛, 呈持续性, 可阵发性加剧, 胃肠解痉药不易缓解, 进食加剧。向腰背部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减轻。坏死型腹痛剧烈持续, 可全腹痛。本病的发生机制是通过胰酶激活, 引发胰腺及周围组织炎症, 释放炎症介质, 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管途径输送到全身, 引起多脏器损害。

奥曲肽是一种八肽环状化合物, 由人工合成, 作用与天然生长抑素相似, 能有效抑制胰腺内外分泌, 作用较强且持久, 还能有效抑制胃酸、胃蛋白酶[4,5]。奥曲肽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安全可靠,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使死亡率降低。有研究报道[6],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能较快缓解临床症状, 减少住院天数。乌司他丁具有高效广谱的酶抑制作用, 它是一种糖蛋白, 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提取而成, 能够有效抑制胰蛋白酶、纤溶酶、弹性蛋白酶、缓激肽等, 较快缓解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使治愈率得到提高, 不良反应小。研究结果显示两药均能有效消除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使实验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无药物不良反应和死亡患者, 但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见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可起到明显配合作用, 临床疗效显著。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 减少了胰腺分泌, 抑制了胰酶活性, 有效结合了两种药物的抑制胃肠运动、抗炎等作用。综上所述,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使治愈率提高, 充分发挥两药合用的优势, 比单用奥曲肽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凤鸣, 孔庆印.奥曲肽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68例报告[J].山东医药, 2004, 51 (36) :441-443.

[2]MAYUMI T, TAKADA Y.Mangement strategy for acutepan creatitis in the jpn guidelines[J].J Hepatobiliary PancreatSurg, 2006, 13 (1) :61-67.

[3]BEGER H G, RAU BM.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Clinicalcourse and management[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13 (38) :5043-5051.

[4]刘万福.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24例[J].中国药业, 2010, 19 (13) :77-78.

[5]路振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3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6 (2) :140-141.

奥曲肽和乌司他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诊断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有关“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5]。且同时经B超或CT扫描示胰腺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将入组的76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38.4±6.7)岁;病程0.5~2.0d,平均病程(1.4±0.5)d;胆源性胰腺炎22例,酒精性胰腺炎13例,其他3例。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39.2±6.5)岁;病程0.5~2.5d,平均病程(1.2±0.5)d;胆源性胰腺炎20例,酒精性胰腺炎1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予以内科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腹痛剧烈者可予哌替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针(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 Switzerland,S0264)0.6mg/2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有限公司,031207063)5~10万U加入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7d。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6,7]拟定:治愈:疗程结束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显效:疗程结束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指标有75%以上恢复正常水平。有效:疗程结束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指标有50%以上恢复正常水平。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指标无变化,或病情恶化。总有效率以治愈+显效+有效进行统计计算。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组间对对照组比较,△P<0.0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IL-8、IL-10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所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如胆道疾病(包括结石、胆管炎症、寄生虫、水肿等)、胰管梗死(包括结石、蛔虫、水肿、痉挛或肿瘤等阻塞胰管)、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病变及暴饮暴食、酗酒、手术损伤等。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认为与胰腺的异常激活、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腺泡细胞坏死及凋亡、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核因子-β学说等机制有关。已证实,TNF-α是炎性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中TNF-α在早期就可以出现明显升高,且能够诱导IL-6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局部缺血血栓形成,致使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炎症的瀑布效应。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以针对腹痛、内外分泌功能不足及胰管结石、胰管狭窄、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胰瘘等并发症作对症治疗为主。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它能使生长激素(GH)和胃肠胰(GEP)内分泌系统肽的病理性分泌增加受抑制,其药理作用与生长抑素相似但作用持续时间更长,被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8]。乌司他丁是一种糖蛋白,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6700。本品属蛋白酶抑制剂,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巯基酶、透明质酸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同时,本品还具有抗炎作用,并能通过钙离子内流抑制作用使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受抑制,进而使胰腺的血流量增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氧自由基损伤,使胰腺的血液循环障碍得到改善。研究表明,乌司他丁还能使生物脂质膜的流动性受抑制,干扰效应体与受体的结合,有效抑制TNF-α、IL-8等细胞因子[9]。本组研究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能够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及细胞组织的损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腹痛剧烈者可予哌替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针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6、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TNFα、IL-6、IL-8、IL-10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能够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及细胞组织的损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奥曲肽,乌司他丁

参考文献

[1]赵柄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J].当代医学,2009;15(22):16

[2]许守平,孙备,姜洪池.急性胰腺炎若干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7):604~605

[3]孙备,张太平,王春友.重症急性胰腺炎液体治疗推荐方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7):629~630

[4]王鹏飞.急性胰腺炎260例病因和临床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9):75~76

[5]王兴鹏,许国铭,袁耀宗,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6]孟启勇.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81~182

[7]刘胜雄,陈剑,唐帅.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75~176

[8]卿三明.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66

奥曲肽和乌司他 篇3

关键词:乌司他丁,奥曲肽,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 无特定致病机制, 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或单独作用引发。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对患者进行治疗, 为了解药物在联合使用和单独使用方面的临床疗效, 本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分组治疗的方法, 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设立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 均排除坏死胆总管阻塞、胰腺癌和胰腺出血等病例。其中男41例, 女27例;年龄25~76岁, 平均年龄 (41.5±3.4) 岁。将68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肠胃减压、解痉止痛、水电解质纠正、上氧、补液、酸碱平衡纠正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独奥曲肽治疗, 在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入0.3mg奥曲肽, 持续泵入注射液, 泵入速度维持在25μg/h, 泵入间隔时间为12h。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减量操作, 病愈即停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 在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入10万U乌司他丁, 持续微量泵入2h, 1次/d,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减量操作, 病愈即停止。患者接受治疗7d内病症无显著改善则予以其他救治措施。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

1.4 疗效判定

(1) 痊愈:治疗7d内患者呕吐、恶心、腹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经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尿淀粉酶值正常, 经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无异常; (2) 显效:治疗7d内患者呕吐、恶心、腹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经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尿淀粉酶值接近正常, 经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水肿恢复; (3) 有效:治疗7d内患者呕吐、恶心、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经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尿淀粉酶值显著降低, 经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水肿有所恢复; (4) 无效:治疗7d内患者呕吐、恶心、腹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呈加重趋势, 经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尿淀粉酶值无好转, 经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无好转。总有效率= (痊愈率+显效率)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文数据, 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 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6%, 对照组为50.0%, 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白细胞总数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致病因子作用于胰腺, 致使胰腺分泌量增加, 导致胰泡破裂, 引发急性自身消化性炎症。该病发病急骤, 病情凶险, 严重时可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避免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乌司他丁是提取自人尿中的精制糖蛋白, 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 对纤溶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酶类活性有抑制作用。奥曲肽为八肽环状化合物, 属人工合成药物, 类似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 可有效抑制胰腺外分泌, 药效长久有效。乌司他丁和奥曲肽的联合使用可有效发挥药物作用,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的联合运用可有效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桂军, 田广平, 尹学永, 等.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IL-8及TNF-α的影响〔J〕.西部医学, 2013, 25 (7) :971-973.

奥曲肽和乌司他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患者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1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其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 经B超以及CT扫描证实患者胰腺肿大、渗出、出血、坏死情况。患者疾病分型:包含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 另外68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轻症患者的病程均在1周至10天左右;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57例;患者的年龄在20~78 (45.63±6.52) 岁之间;经检查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情况;患者主要临床症状[1]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患者发病诱因:饮酒 (38例) 、暴饮暴食 (15例) 、胆道合并疾病 (68例) 以及其他不明原因 (15例) 。将实验研究患者 (均在患者知情同意状态下) 分为两组, 其一般资料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发病诱因等)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符合临床可比性标准 (P>0.05) 。

1.2 治疗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根据其自身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非手术内科支持性治疗, 主要治疗[2]包含:禁食、静脉营养支持、解痉止痛、胃肠减压、抑酸处理、补液、控制水盐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状态, 对于入院过程出现感染的患者要进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控制感染的蔓延情况。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曲肽 (25μg/h静脉泵入) 进行治疗, 治疗疗程控制在5至7天。治疗组中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 采用剂量为10万U的乌司他丁加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或者是生理盐水, 采用静脉滴注方式, 每隔8小时进行1次。在治疗3天后将原本10万U的乌司他丁改为5万U, 同样采用静脉滴注方式, 同时每天进行两次滴注, 一个治疗疗程为5~7天。

1.3 临床观察指标[3]

观察记录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淀粉酶回至正常时间、血清、尿淀粉酶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胰腺炎患者于治疗3天内其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1周内症状均消失, 检查血、尿淀粉酶情况均达正常水平。

显效:患者于治疗1周内临床症状好转, 在2周内消失, 血、尿淀粉酶达正常水平标准。

有效:患者于治疗2内临床症状均消失, 血、尿淀粉酶逐渐恢复或者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

无效:胰腺炎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未改善, 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5]

参与实验研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及数据平均值分别采用 (%) 、表示, 两组间数据采用卡方以及t值进行检验分析, P<0.05显示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情况来看, 治疗组 (95.6%)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86.8%) (P<0.05) , 见下表1;从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情况来看, 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以及血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指标, 如下表2所示;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来看, 治疗组患者 (0例) (0%) 的并发症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以及肠麻痹等) 明显低于对照组 (19例) (28%)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标准 (P<0.05) ;从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其血清淀粉酶以及尿淀粉酶变化情况来看, 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标准 (P<0.05) , 具体内容如下表3所示。

注:觹与对照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相比 (P<0.05) 。

注:觹相对于治疗前其血清、尿淀粉酶变化明显, 较对照组表现的更为明显。

3 讨论

综上所述, 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血、尿淀粉酶的升高, 同时此类患者的总体病变程度不尽相同, 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胰腺水肿, 而病情最为严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胰腺出血坏死, 出现继发性感染以及休克等并发症。具体总结此类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因较多, 包含:人体的生理病理特征、暴饮暴食、长期性酗酒、胆管石症以及其他原因等等。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治疗药物包含奥曲肽以及乌司他丁, 相对于其它临床药物来说,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 其作用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基本相同, 具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胰腺内外分泌的效果, 同时还起到保护胰腺实质细胞膜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疗效明确、并发症少以及病死率较低的优势。乌司他丁是由143个氨基酸所共同组成的酸性糖蛋白, 可以有效抑制蛋白酶、脂类水解酶以及透明质酸酶活性, 最终在保证抑制溶酶体酶释放的基础上进行溶酶体膜的稳定。但是以上两种药物单一使用有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本组实验足以证明对照组患者单一采用奥曲肽, 其治疗后的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清、尿淀粉酶变化情况较治疗组都存在明显差异。而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合使用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其药理作用, 从实验结果来看,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减少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比例, 缩短其总体住院时间, 临床效果明显。

4 结语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说,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应用价值, 提高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 和对照组 (奥曲肽) , 分析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临床观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比例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早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效果明显。

关键词:奥曲肽,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

参考文献

[1]路振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2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6 (2) :140-141.

[2]吴杰, 梁英姿.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1例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 (2) :59-61.

[3]王春友, 陶京.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模式的历史变迁与疗效的突破[J].临床外科杂志, 2010, 18 (6) :361-363.

[4]吴杰, 梁英姿.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1例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 (2) :59-61.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