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1: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
一、办公楼内各单位要保障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下列行为:
1、占用疏散通道。
2、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3、在营业、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只是标志遮挡、覆盖。
4、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二、办公楼的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应保证设置的`防火门、疏散指示标志、火灾事故照明等疏散用消防设施完整、好用,一旦发现损坏、丢失的,应及时修复、更换。
篇2: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
1,疏散设施指消防安全如下设施,场地:
(1)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电梯前室;
(2)消防电梯,防火门,卷帘;
(3)安全出口指示灯具,标志,疏散示意图;
(4)消防安全道路,回车场地等;
(5)防排烟设施。
2,应确保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畅通,不得封闭,封锁,遮挡楼梯间,安全出口,不得在疏散通道、电梯前室,楼梯间内堆放物品或增建设施;不得减小上述设施的原设计要求。
3,应确保常闭式防火门,防火卷帘处于预定状态,不得在上述部位下方或周围堆放物品,不得支卡,更改,封锁防火门。
4,非紧急情况下不得通过紧急按钮启用消防电梯,并确保消防电梯完好,有效。
5,定期对消防指示标志进行维护,检查,确保有效,完好。
6,不得封闭,封堵,拆除,更改自然排烟窗,送风,排烟口等设施,并应确保完好,有效。
篇3: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
大型商业建筑具有内部空间大、人员密集、易燃可燃商品多、燃烧产物毒性大等特点, 是火灾多发性场所, 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因此, 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 加强防火管理, 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势在必行。大型商业建筑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1) 可燃物多, 燃烧猛烈。
由于商场内经营大量服装、玩具、纸张、家具、电器等可燃商品, 有些甚至违法经营易燃易爆商品;营业场所的柜台货架下还储存有较多商品, 形成无数的小仓库, 而且组柜相连, 货架相靠, 一旦发生火灾, 会迅速蔓延, 猛烈燃烧, 波及整个建筑,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高分子化合物多, 燃烧产物毒性大。
商场中的塑料产品、化纤产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外壳, 电器产品中的绝缘材料, 插头、插座, 天花板、墙壁, 广告橱窗内的装饰材料等大多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在热解、燃烧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 使人中毒身亡。
(3) 疏散困难, 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事故。
对于多层及高层的商业建筑来说, 由于层数多, 垂直距离大, 人员密集, 需要的疏散时间较长;并且火灾发生时, 人们往往惊慌失措, 辨不清逃生方向, 极易造成混乱局面, 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造成人员伤亡。对于大空间商业建筑, 疏散距离较远, 出口相对不足。同时, 火场上的火焰和烟气会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增加疏散难度。
(4) 火灾蔓延快, 扑救困难。
有些大型商场设在高层建筑内, 有些是大空间建筑, 未封闭的楼梯间、自动扶梯、电梯井、管道井、排气道和达不到防火要求的中庭、天井等都会成为火灾蔓延的通道。由于可燃物多, 燃烧产物毒性大, 蔓延途径多, 蔓延快, 燃烧时间长, 火灾用水量大, 需要灭火力量多, 扑救相对困难。
2 大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建筑防火审核、验收和监督检查工作的经验, 认为大型商业建筑在安全疏散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在总平面布局时, 有些大型单层、多层、高层商业建筑未设环形消防车通道和人员疏散集结的广场;有些高层建筑未留登高面或登高面达不到要求, 不利于安全疏散和外部救人及灭火。
(2) 有些商场设置的中庭或天井, 未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破坏了防火防烟分区;有些商业建筑采用敞开式楼梯间, 自动扶梯四周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各种竖井未采取防火封堵, 使烟火窜入蔓延;有些单体建筑之间通过连廊连接, 但未采取防火措施, 有的连廊甚至经营可燃商品, 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和疏散的难度。
(3) 疏散出口的数量、宽度严重不足, 有些疏散楼梯在一楼不能直通室外。如某商城标准层建筑面积近2 000 m2, 只设置了三个疏散楼梯, 且疏散宽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其中一个楼梯在首层不能直通室外;有些商业建筑由于空间大, 疏散直线距离往往超过30 m, 其折线距离则大大超过30 m。
(4) 未按规定设置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 或设置不合理, 达不到防火防烟要求;有些前室被用来经营商品;有些疏散楼梯堆放杂物或被占用、封堵。如安康市某百货商厦属高层建筑裙房, 按规范应设封闭楼梯间, 而该商厦全部为敞开楼梯间, 目前在整改之中。
(5) 疏散指示标志少, 且或设置错误, 或被遮挡, 不能正确引导人员疏散;有些未设应急照明或应急照明数量、照度达不到要求。
(6) 有些商业建筑安全出口设置卷帘、转门等, 有的安全出口被封堵或上锁;有的走道或出口设置踏步、门槛、管道等突出物, 影响安全疏散。
(7) 有些商场未按规定设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排烟、应急广播、联动控制等系统;或上述系统在设计上达不到规范要求;有些不加强维护管理, 无人值班, 使消防系统带病运行或处于瘫痪状态, 发生火灾时, 严重影响安全疏散。
(8) 有些大型商场的疏散通道采用可燃装修, 室内外广告采用可燃材料制作;有些室内装修遮挡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安全出口, 妨碍疏散通道的正常使用;有些内部装修减少了安全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和数量, 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和疏散难度。
3 大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对策
针对大型商场建筑的火灾特点和安全疏散设计及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参考国内外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和管理经验,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3.1 确定消防车通道和登高面
大型商业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通道, 或回车场地及人员疏散后集结的广场, 并与城市道路有良好的连接。高层商业建筑应按规定留出足够的消防车登高面, 并在登高面一侧最少留出不少于13 m的距离, 并符合登高车停靠要求, 以满足抢救人员和扑救火灾之用。对于层高在6 m左右的单层大型商场, 建筑物每边长超过100 m时, 应考虑设置穿越商场中部的直线消防车通道兼作人员疏散通道, 并在上方设置必要的自动喷水系统。
3.2 确定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总疏散时间由式 (1) 确定。
t总=t1+t2+t3 (1)
式中:t总为总疏散时间, min;t1为室内疏散时间, min;t2为通过走道的疏散时间, min;t3为通过楼梯的疏散时间, min。
以上时间与人员行走距离、疏散速度有关。疏散速度与总人数、人流股数、单股人流通行能力等有关。
我国根据高温烟气对人的危害以及建筑倒塌等实验测定的时间极限, 确定了安全疏散允许时间t允。在进行商业建筑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时, 疏散时间必须小于或等于安全疏散允许疏散时间, 即t总≤t允, 否则是不安全的。如果建筑物楼梯为防烟楼梯, 则通过楼梯的疏散时间可以不予考虑。
确定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应考虑的因素有: (1) 火灾使人受到伤害的时间; (2) 火灾使建筑构件倒塌破坏的时间; (3) 考虑人们发现火灾的早晚, 乘以安全系数。根据以上三个要素进行火场模拟实测计算后确定安全疏散允许时间为:人员密集的大型商业建筑,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地上建筑为5 min, 地下建筑为3 min;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3 min。
3.3 确定安全疏散距离
根据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可以确定安全疏散距离。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 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影响安全疏散距离的因素很多, 如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人员本身活动的能力等。因此, 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要根据商业建筑物的规模、火灾危险程度等, 严格按规范进行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第5.3.13条注1的规定,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营业厅,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 m, 且注2规定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值增加25%, 针对一般营业厅式的商业建筑,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最大安全疏散距离应为37.5 m。这一规定过于笼统片面, 未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过调查研究, 分析众多科研成果发现, 人员疏散与人员的特点和人群的行动能力有关, 表1为人员行为能力分类表。
3.4 确定安全疏散宽度
为了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 除了要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 安全出口的宽度必须适当。因为安全出口宽度不足, 势必延长疏散时间。因此必须根据安全疏散宽度指标, 合理设置疏散总宽度和最小宽度, 具体应分别满足如下要求: (1)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大型商场的疏散走道、楼梯间及其前室门的最小净宽度, 应按通过人数的每100人不小于1 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 应按人数最多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 m计算;每层疏散楼梯最小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的每100人不小于1 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2 m。 (2) 单层、多层商业建筑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小于表2的要求。当每层人数不等时, 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人数计算。
商业建筑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 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3确定。按照《商业建筑设计规范》表3.1.2和3.2.7条规定, 超市的每层营业面积按该层建筑面积30%确定, 每位顾客占用面积1.7 m2, 将确定的营业面积除以1.7 m2, 即可算出顾客总人数, 然后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计算出楼梯的总宽度。笔者认为, 大型商业建筑每股人流的宽度 (手提物品) 按0.7 m计算, 每部疏散楼梯最佳疏散净宽度应为1.4、2.1、2.8 m。
3.5 确定安全出口数量
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时用的房间门、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为了在发生火灾时, 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 减少人员伤亡, 降低火灾损失, 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时, 除按要求设置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外, 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要求每个防火分区 (或每层) 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有些大型商场还应根据人数、面积和疏散距离要求, 设置更多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易于寻找, 并应有明显标志。安全出口的数量应按建筑面积、人数、疏散出口的宽度及疏散距离等因素确定。
3.6 设置安全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外楼梯, 是商业建筑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 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楼梯间防火和疏散能力的大小, 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消防队员的救灾工作。因此, 建筑防火设计时, 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面积等正确运用规范, 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疏散楼梯, 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 商业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 以便于双向疏散, 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 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
(2) 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 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要上下直通, 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如果楼梯间位置变更, 遇到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 延误疏散时间。
(3) 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 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 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应设有防火分隔设施, 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 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4) 按照人的习惯性心理特点, 应在扶梯或电梯附近设置疏散楼梯, 并应有明显标志, 疏散楼梯的设置在底层应直通室外安全地带。
(5)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防火门及闭门器, 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结实耐用, 安全可靠;严禁将前室作为营业场所或占用。
3.7 设置自动消防系统
大型商业建筑应按国家规范要求, 在营业区、库区、疏散走道、楼梯、安全出口等人员聚集区域设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排烟、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 以保证人员在火灾时的安全疏散。
3.8 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广播
大型商业建筑必须按要求严格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广播, 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商业建筑的应急照明, 其营业厅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 lx, 楼梯间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 lx, 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 min。
(2) 在营业厅疏散通道距地面高度1.0 m以下的墙面上, 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宜采用闪亮式技术措施。同时还可在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 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3) 商场营业厅应急广播扬声器的数量, 应能保证从本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5 m,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少于3 W。如果条件允许, 火灾应急广播应用两种以上语言, 且紧急情况下播音员可用沉稳的声音向内部人员通报火灾情况, 并且反复告诉大家要沉着、冷静, 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 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3.9 严格装修要求
大型商业建筑的室内装修应采用非燃 (A级) 或难燃 (B1级) 材料, 并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商业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门厅的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建筑内部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设计所需的净宽度和数量;不应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出口, 并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室内外广告尽可能采用非燃难燃材料制作。
3.10 加强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商业建筑的疏散走道、楼梯间及前室、安全出口不得占用 (经营商品、堆放杂物) 、封堵、设置金属栅栏、上锁;楼梯间及前室不得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可燃物和甲、乙、丙类液压管道, 不应设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窗口、阳台等部位可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组建义务消防组织, 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值班和巡查, 对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应对安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援等疏散设施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疏散预案, 并定期进行演练, 确保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安全。
摘要:大型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参考相关资料, 对大型商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指出了在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消防,大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
参考文献
[1]张树平, 景亚杰.大型商场建筑营业厅疏散人数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4, 23 (2) :133-136.
篇4: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安全运转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现在很多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重视不够,只注重产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性。他们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一个辅助生产工序,淡化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机电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仅应付当前的生产。同时,由于生产任务较紧,部分领导盲目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还处于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水平。由于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率约占煤矿总事故的30%~40%。
(二)没有充分发挥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尽管现在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着两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同时一些煤矿的机电管理机构大量压缩机电管理人员,造成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组织未能健全,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三)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
(四)机电技术力量薄弱。煤矿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头脑中早已认为是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因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
二、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管理。当前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矿井机电管理与领导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二)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制度建设是各项建设的根本性工作。矿井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的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全矿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科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一定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四要要完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减少一人兼数职现象,保持队伍的稳定,以便开展工作,发挥好职能。
(三)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与合理维修。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发挥机电科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配合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严格监督检查考核,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把检验考核关,使机电设备满负荷、高效益地服务于煤炭生产。
(四)增加投入,优化机电设备水平。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实施可靠性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零缺陷管理水平,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和支撑。首先要增大装备资金的投入力度,该提的相关资金足额提取,保持设备的新度系数持续上升。要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打通瓶颈阻滞环节,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发挥生产能力。高度重视采区流动设备的升级换代,淘汰高耗低效、不合理、不安全的工艺装备,杜绝设备拼装、改装、凑合用现象,老化该报求,追逐并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消灭事故根源。
(五)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
三、总结
总结几年来的经验就是:矿井抓住机电设备的管理就抓住了生产的主动权。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就能大幅度提高采掘工作面的单产单进,实现高产高效矿井。
参考文献:
[1]谢恩广.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J].科技资讯,2006.
[2][3]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3]谢恩广.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J].科技资讯,2006.
[4]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
[5]刘志强.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百科全书[M].吉林电子出版社,2006.
篇5: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
二、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2、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
3、楼梯间的门应完好,保证其正常使用;
4、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5、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有效,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
6、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
7、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
8、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如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
9、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一、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设施的检查内容和要求,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的要求。
二、消防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火栓应有明显标识;
2、室内消火栓箱不应上锁,箱内设备应齐全、完好;
3、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
4、不得影响室内消火栓、灭火剂喷头、机械排烟口和送风口、自然排烟窗等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5、应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需要维修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维修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6、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自动消防设施应按照有关规定,每年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学校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8、集体宿舍内应设置醒目的消防设施、器材、出口等消防安全标志。
三、消防控制室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存放完整的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资料以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
篇6: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
1.厂区内的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必须符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2.安全出口通道不得存放货物,不准停放车辆和其他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3.生产部每天要进行安全巡视检查,严禁安全出口上锁、堵塞,保证厂区内所有安全出口正常通行。
4.厂区内所有仓库、车间、办公楼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必须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5.生产部应对厂区各种安全疏散指示牌进行检查保养,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维修。
篇7: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移动通信机房的消防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移动通信部门应自觉接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监督指导,严格执行各项消防法规。
2、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个人都有参加灭火工作的义务。
3、单位行政一把手为防火安全第一责任人,网络部负责人为机房(基站)防火安全第一责任人,以此逐级健全防火安全责任制,做到职责到位,任务明确。
4、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防火安全的组织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网络部与市场部(帐务中心、客服中心)应切实承担起本单位的防火安全职责。加强机房安全管理,要对管理业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责。
5、综合部是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措施。
6、各级领导要按责任要求真抓实管,把机房、基站防火安全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日程,建立机房、基站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度,实现目标管理,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到人。
第二条、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和措施。
7、根据机房不同部位、不同情况,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
8、经常组织移动通信机房、帐务中心、客服中心和基站防火安全自查与整改。检查内容:主要以机房消防设施、电源是否规范、有无超负荷运行、房屋是否漏雨,空调排水管是否漏水等,每月至少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要及时整改。
9、移动通信机房要按员工数的100%比例组织义务消防队,即机房所有员工均为公司义务消防队队员。
10、认真抓好防火宣传教育,普及防火基础知识,提高全员防火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11、移动通信机房、帐务、客服和基站工作人员要达到“三懂”、“三会”、“三能”的要求。“三懂”:懂得本岗生产过程和设备发生火灾的危害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手段,懂得火灾扑救的基本知识;“三会”:会用消防器材,会处理火灾事故,会火灾报警;“三能”:能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能及时发现火情火险,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做到自防自救。
第三条、建立义务消防队,抓好组织落实、扑救火灾预案落实。
12、网络部、帐务、客服中心要建立义务消防队,要有计划地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学习防火、灭火知识和灭火器材的使用,进行防火演练。
13、移动通信机房、帐务、客服义务消防队员要能掌握所在部位的防火安全情况,熟悉消防器材置放位置,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14、按照市公司制定的《菏泽移动通信机房安全防火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各部门、人员分工和临灾时的职责任务。
第四条、配置和维护好消防器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15、根据机房不同部位合理选配消防器材,各种消防器材布放位置明显,方便使用,定期检查、更换,不得超过使用期限,严禁随意移动各种消防设施、器材。
16、通信机房、基站要配备二氧化碳或1211气体等对设备无腐蚀的灭火器,按每公斤灭火剂保护1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
17、较大的通信机房无自动气体灭火装置的,应配备25-50公斤车载式二氧化碳或1211气体灭火器。
18、无人值守基站应配备手提式4公斤二氧化碳或1211气体灭火器,每个布点不少于2具,不得多于5具,最大保护距离不得超过15米,应摆放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
19、移动通信机房楼消防通道、防火安全通道必须清洁畅通,通道内不得停放车辆、杂物,施工中临时存放的材料、物品要随时清理,确保走廊、通道畅通。
20、通信机房的消防器材要设专人保管、维护,不得随意移动。
第五条、配备和维护好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设备。
21、通信机房必须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重要机房、少人无人值守的机房要安装固定灭火装置;
22、每月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报警灭火设备,使其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23、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灭火设备必须设人值守负责,保证连续开机运行,发现故障及时汇报。
第六条、严格供电线路、配电设施、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24、机房电气设备、供电线路应由专职电工按照规范安装,严禁非专业电工在机房接线施工;
25、通信机房电源线应采用铜线防火阻燃电缆,在接头处安装封闭接线盒;
26、电力线截面积应与负载相适应,不得超负荷运行;
27、机房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必须使用拖地的临时线时要采用双护套线,电源线不能固定在铁钉上或用金属丝捆起;
28、电源线、信号线不得穿越或穿入空调通风管道;
29、通信机房严禁使用碘钨灯等高热灯具,灯具与可燃物的距离应大于0、5米,室内、走廊都应配备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30、灯具镇流器不能安装在可燃、易燃材料上,严禁任意安装使用临时灯具;
31、通信机房内严禁使用电炉子、热水器等电热器具,如必须使用要经主管部门批准;
32、电池室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安装排气设备,室内禁止明火和吸烟,电源开关应设在室外。
33、通信机房的电源变压器,应安装在不燃基座上,并设置保护栏。
34、禁止在通信机房和配电室用餐和存放食物,避免引入老鼠造成电器短路。
35、动力配电架要干净整洁、无蜘蛛网尘土,电缆沟内线缆整齐无积水杂物,无电源线老化和用电超负载问题。
36、长期通电的UPS不间断电源,应对其发热情况进行监视,避免发生火灾并加强防火措施。
第七条、落实通信机房的防强电、防煤气侵入的安全防护措施
37、通信机房大楼和基站天线应有性能良好可靠的防雷设施,接闪装置和引下线的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不合格的要及时整改。
38、因春、夏、秋季雷雨较多,通信机房应积极主动做好楼顶防雨漏的防水工作,避免漏雨影响网络正常运行。
39、通信机房防强电侵入的安全防护装置要经常测试与维护,保护装置受到损坏的,动作迟缓不起作用的要及时更换。
40、为防止天然气侵入,机房电缆进线间应进行封堵,安装煤气浓度报警器。
第八条、严格机房装修和通信大楼内的安全管理
41、通信机房不准使用木板,纤维板、宝丽板、塑料板、聚苯已烯泡沫塑料等易燃材料装修。
42、吊顶、隔墙、空调通风管道门窗,窗帘等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做,新建机房只考虑设备工艺要求,不设吊顶、地面无特殊要求不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43、对已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的,要拆除或采用防火涂料,进行防火处理,提高耐火等级。
44、通信机房楼内施工要严格审批制度,在施工前要与施工部门签订安全协议书,严格防火安全管理。
45、网络部工程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对机房内施工现场的管理,明确落实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职责要求,配备临时消防器材,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每次施工完毕,要将现场清理干净,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孔洞。
46、凡是在移动通信楼内使用电、气焊进行明火作业的,必须报公司综合部审核批准,核发并制定严密的防火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九条、通信机房实行防火区域分隔,楼内电缆竖井、孔洞必须按照省公司有关要求封堵。
47、机房按防火要求,要有防火区域分隔。
48、楼内电缆竖井和管道,应在每层楼板处用非燃烧材料进行封隔,竖井及栓修门不得用可燃材料。
49、水平方向铺设的电缆,电线及管道穿墙时,孔洞,间隙要用非燃烧材料封堵。
第十条、认真整改火灾隐患
50、对于省公司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和本单位检查出的火灾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
51、综合部与网络部、帐务中心和客服中心要坚持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协助领导抓好对火灾隐患的督促整改。
52、对查出的火灾隐患,要做到“三定”,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负责人,按“三定”原则抓紧整改,做到件件在册,整改落实。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临时补救措施。
第十一条、加强机房易燃物品的安全管理
53、移动通信机房内严禁工作人员、工程维护人员、设备施工人员等一切人员吸烟。
54、楼道内,机房内的包装箱、报纸、打印纸等易燃物品要随时清理,不得积压存放。
55、严格控制非机房人员进入机房,所有进入机房人员按照登记制度进行认真登记,机房内实行全封闭式管理。
56、设备维护必须使用的少量汽油、煤油、酒精、丙酮等易燃液体,应限量储存,严格管理。
57、不准在通信机房内进行设备清洗,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液体擦试地板,使用汽油等少量可燃休擦试设备接点时应在不带电的情况下进行,要禁带电操作。
第十二条、制定安全补救火灾预案
58、要认真制定学习通信机房安全扑救火灾的预案,明确一旦失火时各机房、各岗位应采取的应急措施,避免遇火慌乱,易误战机。
59、通信机房一旦失火,要早发现、早报警、早自救、力争灭早、灭小、灭了,将火灾扑灭在初起之时。
60、通信机房失火,浓烟大、毒气大为及时深入火场扑救火灾,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
61、一旦失火,无论火场大小,一定要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扑救,当公安消防队赶到时,要及早主动介绍情况,积极组织配合工作。
62、对于机房发生的火灾,要做到三不放过:原因和教训没有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有关责任者不得到处理不放过。
第十三条、奖惩
63、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对防火工作重视、措施得力预防工作扎实有效的单位和个人,对扑灭初起火苗扑灭火灾,保护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做出贡献的有功人员,由公司给予表彰与奖励。
64、对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不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违反本制度,造成火灾危害,企业财产损失,员工人身伤亡的,根据有关规定,视情节给予当事人、责任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扣发奖金,通报批评以及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附则
篇8: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
轨道交通的突发事件往往是随机性比较强, 所以其所带来的危害性与紧迫性也很强。一旦发生轨道交通安全事故便会导致轨道交通车站的的乘客大量滞留。根据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营部署, 发生轨道交通事故时所产生的客流突变会由车站向外逐渐扩散。这种扩散的形式往往是由点至线、由线至面, 从而导致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运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当发生轨道安全事故时, 有关部门若能进行有效的应急措施, 那么会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此类事件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1]。因此, 轨道交通部门进行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滞留的旅客采取有效及时的应急联动疏散至关重要。所以, 当发生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时, 只有及时高效的疏散大量滞留的乘客到疏散目的地, 才能不断的提高轨道交通应急疏散处置能力。在发生轨道交通事故时, 应急设备以及疏散设备是此次疏散人群、保护公共财产的主要方式。轨道交通应急疏散设备的可靠性决定了此次应急救援的成败。因此, 轨道交通应急设备的可靠性研究成为了当今探讨轨道交通安全与否的热点话题。
2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特点
当发生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时, 有效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的识别是轨道交通部门进行及时高效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首先我们需要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进行分类, 根据其发生的范围、大小、原因、场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认识[2]。我们根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不同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技术突发事件, 另一个是不确定因素突发事件。技术突发事件往往是由于轨道交通的设计不合理、可靠性水平不高或者在运行时的操作不当所引起的突发事件。而不确定因素突发事件是由于外界的自然环境变化 (如地震、火山、泥石流、气候的变化等) 所引起的。大量的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实例表明,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特点主要有:①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轨道交通安全部门所面临的安全值到达一定的临界点时就会爆发轨道安全事件。这需要建设单位对突发性的事件快速的下达准确的决策以便控制事件的发生。所以, 处理好这类事件需要建设部门具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沛的物资以及足够的时间;②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不可预测的情况。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没有明显的前兆。这给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带来了很大的难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我们往往不能用硬性的规划来处理问题。因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变化莫测的, 所以对突发轨道事件的信息处理不充分、不全面、不彻底将严重影响事件的处理;③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引发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事故的发生会影响正常的交通路线的运行, 即会对相应的轨道项目带来项目的中断, 或者不同程度的影响原计划的执行, 对轨道项目的有效实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 轨道交通应急设备及疏散设备的介绍
轨道交通的应急预案设备往往由应急设备及疏散设备组成。
应急设备。我们通常所说的轨道交通应急设备主要分为:列车应急设备, 即应急疏散门、紧急报警装置、灭火器、紧急开门装置等;车站应急设备, 即事故救援应急设备、车站机电应急设备装置等。发生轨道突发事件时, 工作人员以及乘客对应急设备的正确使用可以起到缓解事态紧迫、争取救援时间的作用。
疏散设备。轨道交通车站由平台层、站厅层、连接走廊的平台和车站各类大厅构成。常常提到的疏散设施主要有楼梯、通道、自动扶梯以及用于紧急疏散的安全出口等。只有合理的设计这些安全设备, 才能确保疏散行动的成功进行。我们从疏散通道、转门、出口来进行说明。疏散通道由楼梯、自动扶梯以及行人通道组成的。在发生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时, 慌张的人群会使各种通道造成严重的堵塞, 这不仅减弱了疏散通道的疏散能力也容易引发踩踏事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3]。因此, 疏散通道的最优化处理可以高效的进行紧急情况的疏散。且通道的设计宽度以及设计数量都需要结合实际的客流需要。轨道交通车站内部转门的设计就是对车站客流限制的有效工具[4]。但是由于转门设计的数量以及宽度有限, 导致了在紧急疏散过程中的流通量大大减少, 容易造成疏散队列的堵塞, 因而成为了合理疏散的阻碍。除此之外,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疏散好坏也由车站出口的物理性质, 即出口的数量和宽度决定。
为了增强轨道交通应急疏散设备的可靠性, 我们需要因地制宜, 对应急设备以及疏散设备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设计各种应急疏散设备时需要采用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及最优化的数学建模的理念, 把轨道交通的设计推向最合理化。当发生突发事件时, 受害者可以迅速准确的找到并利用应急疏散设备进行逃生和救援。例如安全出口的指示灯要放在明显的疏散通道上, 并采用良好的保护措施使其在恶劣的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从而避免遇难人员找不到应急出口耽误了救援的最佳时机。
4 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系统的建立需要符合国家、城市、社会群体对其建设的需求。合理的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资源配置可以使轨道交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并达到应急处理、协调指挥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在建的轨道交通进行有效的规划, 进而高效的运行城市轨道交通指挥系统。在对应急疏散设备的安装、检测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对其进行定期的复查, 以免发生意外事故。这样才能提高轨道交通应急疏散设备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01-08) 2014 (02) .
[2]许文超, 周磊山.基于GEM算法的地铁车站乘客疏散能力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 2013, 26 (01) :24-28.
[3]高童欣.城轨交通枢纽站应急疏散若干问题的计算实验[J].北京交通大学, 2014 (02) :10-29.
篇9: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对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和直升飞机停机坪等。
但凡死伤人数较多的火灾,不论其起因如何,其出口不畅是通病,国内国外莫不如此。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都应该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演练,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
为保证最短时间内安全撤离,在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等陌生的环境时,应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消防设施,发生火灾后,根据火势情况,选择最简便、最安全的逃生路线等显得很重要。对于多层建筑,疏散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房间内的疏散:即从室内最不利点向房间门的疏散;走向内的疏散:即从房间门外侧到楼梯间入口处的疏散;楼梯间内的垂直疏散;从楼梯间出口至室外安全区域的疏散。
如果以上通道被烟火封堵,可考虑利用阳台、屋顶、落水管、避雷线等脱险。但应注意查看是否足够牢固,防止攀队上去以后断裂脱落,造成意外伤亡。
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多掌握一些火场逃生自救的要决,也许在险境中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1、 当火灾袭来时,应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仔细审视所处的环境,尽可能地调集、寻找所处位置的信息,在大脑中寻找到并制定出最佳逃生路线,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2、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为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匍匐撤离,必要时可爬行。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应特别注意的是,在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有可能立即中毒。在逃生烟雾区时,要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尽量往楼层下面跑,因为火主要是向上蔓延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烟的。如果楼梯被烧断或被烈火封闭。另寻他法逃生。
3、 在火场中,不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携带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4、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随时可瘫痪。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气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
5、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如果在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6、 逃生通道被火焰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被困人员首先应关紧迎火面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湿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间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7、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撤离到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侵袭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明显的物品;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篇10: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一、为强化对我单位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确保应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根据有关消防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防火门、防火卷帘、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
三、单位必须购置符合国家规定的防火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等合格的疏散设施。
四、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对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符合下列要求:
1、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2、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
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
4、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
5、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
6、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7、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8、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
9、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
10、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
11、在单位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五、安全疏散设施应作为防火检(巡)查的重要内容。